“《中國詩歌通史》討論會”在京召開
2013年4月13-14日,“《中國詩歌通史》討論會”在北京召開。參加此次會議的有陶文鵬、許志剛、李芳民、石玲、羅振亞、劉亞虎、張清華、廖可斌、孫明君、王秀臣、李瑞卿、張劍、孫少華等專家學者,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總編輯助理周絢隆,以及《中國詩歌通史》各卷主編。會議由《文學遺產》主編、《文學評論》社長劉躍進教授主持,就《中國詩歌通史》出版后的有關研究問題和配套項目展開探討。
4月13日下午的“《中國詩歌通史》討論”由劉躍進教授主持。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主任趙敏俐教授從項目開始以來的編寫歷程以及指導思想、成果特點等方面匯報了《中國詩歌通史》的相關情況,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管士光講述了《中國詩歌通史》的大致出版歷程以及后續的宣傳工作。就兩位的匯報,與會學者進行了認真深入的探討,高度肯定了《中國詩歌通史》在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績。西北大學文學院李芳民教授指出《中國詩歌通史》采取廣義的詩歌概念,全面揭示了中國詩歌體式上的豐富多彩和發展變化,在覆蓋面上真正達到了一部“通史”的要求。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劉亞虎研究員從少數民族詩歌的角度指出,《中國詩歌通史》以漢民族詩歌為主體,在編寫過程中加入少數民族詩歌卷,全面總結了中華民族詩歌創作的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這稱得上“中國” 詩歌的通史。此外,與會學者根據自己的研究領域就《中國詩歌通史》的各分卷與主編們展開熱烈交流,在體例架構、各部分的詳略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值得進一步研究深化之處,為下一步的學術研究開拓了新思路。
在14日上午舉行的《中國詩歌通史》配套項目討論會上,《中國詩歌通史》各分卷主編就《20世紀中國詩歌研究史》和《20世紀中國詩歌史研究資料選輯》下一步編寫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最終在兩部叢書的框架安排、最終交稿日期、選輯的標準問題等方面達成了共識,并決定于5月中旬召開討論會,就議程的落實情況及《通史》的進一步宣傳情況進行總結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