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去世 曾收到張愛玲103封信
夏志清
紐約當地時間2013年12月29日,著名中國文學評論家夏志清因心臟病去世,享年92歲。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在上世紀60年代最早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并發掘張愛玲、錢鐘書、沈從文等重要作家。2013年,夏志清著《張愛玲給我的信件》出版,共刊出103封張愛玲的信件、卡片。夏先生葬禮將于1月19日在紐約舉行。
文學界評論界,紛紛發表悼念
夏志清是江蘇吳縣人,出生于上海。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獎學金赴美深造,后一直居住美國,長期擔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文系教授。得知夏志清去世的消息,兩岸三地作家、文學評論家紛紛表達悼念之詞。臺灣張愛玲與白先勇評論家符立中發文說:“夏志清先生自10月以來,進了兩次醫院。原本12月回家過圣誕,不料與世長辭。夏志清對張愛玲、錢鐘書的推廣居功甚廣,一直到逝世前,仍在鼓勵后進。”
文學理論家陳子善表示,改革開放后,“夏先生的作品向國內作者展示了另一個廣闊的文學世界。他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學功,不可沒。”文學評論家雷達說:“夏志清的文學研究,將文學評論拉回到文學本身。在今天看來,這種研究方式也是站得住腳、有說服力的。”
久久讀書人編輯彭倫微博中表達惋惜:“夏志清教授的《中國現代小說史》由我們和復旦大學出版社合作出版。前兩年加印過一次。可惜他自己沒能看到該書在中國大陸完整出版。”
張愛玲離不開寫上海,很吃虧
以“敢說”出名的夏志清,在代表作《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用了很大篇幅來介紹張愛玲、錢鐘書、沈從文、張天翼等作家的作品,這在當時有開創意義。
2013年,夏志清著《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由臺灣聯合文學出版,共刊出103封張愛玲的信件、卡片。這些信里,張愛玲談創作、談翻譯、談出版、談讀書、談生活、談友情,時間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廣。而從兩人往來的信件中,也看出張愛玲對夏志清的感激之情。張愛玲在1967年5月14日寫給夏先生的信中說:“千萬不要買筆給我,你已經給了我這么多,我對不知己的朋友總是千恩萬謝,對你就不提了,因為你知道我多么感激。”讓夏志清感到奇怪的是,張愛玲從上海到香港,再到美國,其實要寫的東西很多,“可惜她還停留在當年上海那段歲月,所以很吃了些虧。”
錢鐘書還健在,聽誤傳寫悼詞
除了挖掘張愛玲外,他還十分推崇錢鐘書的諷刺藝術。不過,有意思的是,夏志清對錢鐘書的關注,還曾鬧出一個笑話。1975年錢鐘書先生當時健在,夏志清卻因友人誤傳錢鐘書過世的消息,寫了篇《追悼錢鐘書先生》在臺北《中國時報》發表,引起很大影響。若干年后,錢鐘書訪問哥倫比亞大學,夏志清只好拱手謝罪。
去年,夏志清在與李懷宇的對話中談到了自己的研究文學史不跟著別人走,“中國文學史最不好就是抄人家的,人家這樣講,你也這樣講。我是不跟人家走的,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他還強調,流行作家的作品他不看,比如,張恨水、金庸。
據悉,目前擁有《中國現代小說史》版權的廣西師大出版社將于今年三四月份推出修訂版,相對于之前在大陸出版的版本會增加一些內容。記者 蔡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