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易學全書》竢工在即 誠征戰略出版合作伙伴
易經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數千年來一直是支撐中國傳統哲學體系的核心基石,無論是義理還是象數,都為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獨特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易經除以其“文起周代,卦肇伏羲”的歷史淵源而被后世所推崇,更因其“政教之所生”的現實指導意義而使歷代學者傾心其間,以致中國古代易學著述之繁富遠愈它經。因此,于浩瀚的易學典籍之中,尋求登堂入室之津筏,實為學易研易者必先考慮之事。
有鑒于此,國學網聯合北京師范大學易學文化研究院和首都師范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共同承擔了《中華易學全書》編纂項目。該項目于2010年初開始立項論證。2012年1月15日,《中華易學全書》編纂研討會在首都師范大學國際文化大廈召開,標志著該項目的全面啟動。會上,來自政府、大學、研究機構等數十家單位50余位易學專家學者對《中華易學全書》編輯出版項目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論證。著名學者余敦康先生將《中華易學全書》與《儒藏》并稱為“易藏”,欣然稱贊:“北京大學編《儒藏》,而華東師范大學編《子藏》,現在北京師范大學和首都師范大學又一起編《易藏》,了不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長林先生也盛贊:“《中華易學全書》的編纂出版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人類文化的一個大事,是一個功德無量的好事情,非常值得祝賀。大家都知道《易經》是十經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我們把兩三千年來有關易學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來重新點校出版,這非常有利于傳統文化的保存、弘揚和現代人的閱讀、研究。”
《中華易學全書》編纂項目是國學網主持的文淵閣本《四庫全書》整理出版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共收易學典籍183種,1839卷,3500余萬字,另有2000余幅易圖。整理出版之后的《中華易學全書》將按照易經六十四卦之數分為64冊,全中文標點,書中插圖全部采用現代制圖軟件根據原圖重新制作成高清晰度的矢量圖,并隨之建立一套完整的易學圖庫;在設計風格上,力求突出傳統文化的厚重感。
《中華易學全書》得以成功立項并順利實施,是與中國古籍數字化的日益發展成熟分不開的。依托首都師范大學電子文獻研究所的自動標點、自動比對、自動排版三大核心技術,《中華易學全書》的編纂,無論是前期的點校整理,還是后期的制圖排版,均大量采用了數字化成果和技術,相較以往的大型古籍出版項目,其效率和進度皆數倍于前。目前,《中華易學全書》已點校完成80%的書目,易學圖庫也已全部制作完成,相關排版工作同步進行,現已完整推出10冊樣書。
《中華易學全書》編纂項目,是我國對易學典籍的首次大規模整理,是古代易學成果的全面集成,項目工程現已進入最后階段,茲面向全國古籍出版機構尋求合作伙伴,凡對該項目有意的單位,歡迎致電或致函商談合作。
電話:010-68980439 010-6800123
郵箱:guoxue@guoxu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