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xx国产_蜜桃精品视频_久久成人国产精品_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做人人_久久91久久_亚洲成人在线视频网

中國古代小說與越南古代小說的淵源發展

  內容提要:越南古代屬于“東亞漢字文化圈”,其古代散文體小說基本上是“漢文小說”,其發生、發展深受中國小說之影響。16世紀前期模仿和借鑒中國《剪燈新話》的短篇小說集《傳奇漫錄》的出現標志著越南古代短篇小說的起步,17世紀以后出現的《皇越春秋》等長篇小說則深受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影響。

  關鍵詞:越南古代小說;淵源;發展;中國古代小說

  19世紀的法國小說家巴爾扎克曾將“詩歌”說成是人類“童年”的藝術,而將“小說”說成是人類“成年”以后的產物。[1]這應當是一個既符合歷史、也很形象的說法。確實,散文體小說是敘事文學的最高形式,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敘事藝術達到一定高度的產物,此為世界范圍內文學發展之規律,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概莫能外。

  歐洲各國的散文體小說在14至16世紀“文藝復興”之際興起,至19世紀達到創作的高峰。而隨著近世以歐美為代表的西方經濟、政治、軍事的強勢“輸出”,西方文學,特別是歐洲的小說亦大量輸入世界各地,從而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其它地區文學發展的格局和方向,以致這些地區文學以往的歷史都在西方文學的遮蔽下顯得暗淡和模糊起來。比如在“東亞漢字文化圈”[2],不僅中國古代很早就出現了散文體小說和多次小說創作的高潮,而且由于受到中國的影響,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的古代小說創作方面也有過突出的成就。本文即試圖對中國古代小說在越南的影響以及越南古代小說的產生與發展情況進行必要的分析和介紹。

(一)

  越南有兩千多年可考的信史:前一千多年 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曾是中國歷代王朝直接統治下的郡縣;后一千年,即自宋太祖開寶元年(968年)丁部領削平“十二使君”,建“大瞿越”國開始,則成為獨立的國家。而從丁部領于開寶八年(975年)被宋王朝封為“交趾郡王”、李朝國王李天祚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被孝宗封為“安南國王”始,至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以前,越南的歷代王朝又一直是中國的“藩屬”。[3]正因如此,越南的歷史文化與中國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

  在以郡縣北屬中國的時間內,今越南地方深受中國文化的澤被。秦漢以來,正是中央政權派出的地方行政長官,如東漢時交趾太守錫光、九真太守任延等,“教其耕犁,使之冠冕”,“建立學校,導之禮儀”,使這一原先尚處于比較原始社會狀態的地區,逐漸得到開化。[4]至東漢靈帝中平年間已有交趾人李琴通經史,舉茂才,仕至司隸校尉。[5]唐時的愛州(今越南清化)還出了一位登進士第,累官至德宗朝宰相的姜公輔。姜公輔創作的《白云照春海賦》(見《歷代賦匯》卷六)流傳至今,其弟公復也曾中進士,仕至比部郎中。[6]

  越南獨立建國后,歷代的典章制度、政治措施無不模仿中國。來自中國的儒、釋、道思想廣泛、深入地滲入到社會各階層,特別是儒家思想被稱為“儒教”,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思想意識,歷代皆建文廟,四時祭祀。與此相應的是文教方面仿照中國的科舉制,主要以儒家經典為考試內容。由于中國文化的長期滋潤,古代越南不僅思想文化、文學藝術,甚至民俗民風亦打上中國的烙印。越南人的姓名同于中國姓名,宗族關系、婚喪禮俗亦與中國相似,甚至節日風習,如除夕辭歲、元日迎春、五月端陽,亦與中國相同。所以連胡朝(1400年——1407年)開國的國王胡季S在《答北人問安南風俗》中也這樣寫道:“欲問安南事,安南風俗淳。衣冠唐制度,禮樂漢君臣。”[7]之所以形成這樣一種歷史文化的面貌,漢字的長期使用和漢籍的大量輸入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越南通行的語言屬于“南亞語系”,但漢字在越南卻通行了二千年,貫穿整個越南古代的歷史。即使是作為獨立國家的一千多年,越南舉國上下仍然統一使用漢字、漢文。雖然13世紀時越南開始出現一種利用漢字的表意、表音功能拼寫越南語的“喃字”, 14世紀逐漸體系化,在文學創作上開始應用,但喃字的創造又與漢字有著極大的關系,而且自始至終都未能擺脫對漢字的依賴。這是因為“喃字”主要是借用漢字或漢字構件形成的復合體方塊字,結構復雜,筆畫繁多,又一直是一種自發形成與發展而未經規范的文字,特別是要想寫出和準確理解“喃字”,首先必須通曉漢字,所以越南“喃字”的使用不僅要依賴漢字,而且使用的范圍有限,始終未能成為通用的文字。

  與漢字在越南通行相輔相成的是中國古代典籍和各種著述大量輸入越南。10世紀末越南獨立并成為中國的藩屬后,曾從官方途徑獲得大量的漢文經典,如史載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宋廷曾賜前黎國王黎恒《大藏經》(《安南志略》卷一),景德四年,又賜前黎“九經及佛書”(《宋史·真宗本紀》)。另外,出使中國的安南使臣也曾大量購買書籍。如《宋史》記載,宋徽宗大觀年間,安南貢使至汴京,就經過特許,購買了大量漢文書籍。[8]至于以后千余年通過民間商貿往來和其他形式的交往輸入安南的書籍更應該是大量的。雖然由于氣候炎熱潮濕,加上歷代兵禍頻仍等原因,越南未能像日本和朝鮮半島那樣保留下來大量中國古籍,但漢籍曾經大量輸入,應是確定無疑的事實。

  長期使用漢字以及漢籍的大量輸入,深刻地影響了越南的古代文學:一方面是以漢字為書寫工具,并且采用“漢文學”各種藝術形式的文學創作,即越南“漢文文學”不僅與越南古代的歷史相始終,且漸次發展,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后起的“喃字文學”,作為越南古代文學的一個分支,也深受漢文學的影響。

  與中國的情況相仿,越南的“漢文文學”作品也是以詩文為主流的,特別是中國的詩詞歌賦更為歷朝國王、貴族和士人所推崇和仿效。雖然在越南獨立之初的丁朝和李朝,通曉漢文者以佛教僧侶為多,現存詩歌多呈禪語,但至陳朝(1225年-1400年),從國王、宗室、大臣到普通讀書士子,吟詩作賦已經蔚然風氣,如《越史通鑒綱目》記載當時刊行的詩文集已達20余種。后黎朝享國最長(中間有間斷),漢文文學更顯鼎盛。其建國初年有著名詩人阮廌(1380年-1442年),至黎圣宗時,因科舉以經義詩賦取士,科場文尚典雅,詞氣渾厚,稱“洪德文體”,圣宗自稱“騷壇元帥”,與文臣申行忠、杜潤等二十八人互相倡和,編為詩集《瓊苑九歌》。后黎后期還出現了杰出詩人鄧陳琨(1710年-1745年)和黎貴惇(1726年-1784年)這樣精通漢文經典、著作等身的學者和作家。1802年阮福映統一越南,科考更重視文章詩賦。[9]讀書人多攻經史、詩賦,故作家輩出,使因戰亂而顯得衰微的文壇重現生機。至20世紀初主張越南文字拉丁化的潘佩珠(1867年-1940年)等人,也曾是漢文詩文的名家。

  越南的“喃字文學”主要是詩賦等韻文作品,最初,陳朝的文人學士用“喃字”作詩,采用的是中國七律形式,稱為“國音詩”,但詞藻多用中國。15世紀后又根據越南語音創造出一種“六八體”,最后是將漢語七言詩和六八體結合起來,創造出“雙七六八體”詩。自15世紀初至18世紀后期,喃字詩賦的創作逐步發展,其間出現了阮廌的《國音詩集》、黎圣宗和騷壇會的《洪德國音詩集》、阮秉謙的《白云國語詩》等代表性作品。從18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拼音文字通行前,則是“喃字文學”最為繁榮的時期。這一時期不僅作品數量繁多,而且先后出現被后世越南文學史家稱為越南“三大古典名著”的《征婦吟曲》、《宮怨吟曲》和《斷腸新聲》(《金云翹傳》)。

  “喃字文學”中,有不少以敘事為主的“喃傳”(又稱“國音傳”、“演歌傳”)。一般認為“喃傳”在15世紀末或16世紀初開始產生,最早的作品可能是佚名《王嬙傳》、《蘇公奉使傳》、《林泉奇遇傳》(又名《白猿孫恪傳》),皆用中國的七言詩連綴的形式。后有《庈庍傳》首用六八體。16、17世紀“喃傳”的作品還不是很多,阮有豪(? -1713年)的《雙星傳》及佚名《天南語錄》等是少數知名作品。至18、19世紀則出現了“喃傳”創作的高潮,主要作品有阮輝似(1743年-1813年)《花箋傳》,范彩(1765年-1813年)《梳鏡新妝傳》,阮攸(1765年-1820年)《斷腸新聲》(《金云翹傳》),阮輝琥(1783年-1888年)《梅亭夢記》,李文馥(1785年-1849年)《西廂傳》、《玉嬌梨新傳》,阮廷炤(1822年-1888年)《陸云仙傳》以及佚名《女秀才傳》、《芙蓉新傳》、《二度梅傳》、《佛婆觀音傳》等。陳光輝曾對越南的“喃傳”與中國古代小說的關系進行過研究,他的結論是:現存之“喃傳”除了少量取材于中國的史傳傳說、佛教寶卷、戲曲及粵曲(木魚書)外,多數都與中國古代小說有關,或直接取材于中國古代的小說,或受中國古代小說的影響所創作。[10]而這些“喃傳”的創作一方面可證明中國古代小說對“喃傳”的深刻影響,另一方面亦可證明當時中國古代小說傳入越南的種類和數量都應該是可觀的。

(二)

  “喃傳”以韻文形式敘述故事,因此實際上是一種長篇敘事詩。而縱觀整個越南古代,散文體的敘事小說只有漢文小說,也就是說,越南的漢文敘事實際已經達到了敘事藝術的一個更高層次。當然,這種散文體小說的出現同樣經歷了一個由漸進積累而終至成熟的過程。

  越南最早的散文體敘事類作品也是史書。在中國史學的影響下,陳朝首開國史館,陳圣宗時由翰林侍讀、兵部尚書、掌史官黎文休(1230年-1322年)撰寫的漢文《大越史記》三十卷是越南的第一部“正史”,成書于1272年。此書完全按《史記》體例,并在敘事后有“黎文休曰”的評語。[11]完成于陳廢帝昌符元年(1375年)的漢文《越史略》三卷則是越南最早的編年史,“此書自唐以前大體全襲史文,自丁部領以下則出其國人之詞,與史所載,殊有異同。”(《越史略》卷一)又,黎仁宗延寧二年(1455年),曾命潘孚先續撰漢文《大越史記》,成《史記續編》四卷。圣宗時,吳士連又奉命綜合黎文休、潘孚先著作重修《大越史記全書》,[12]至洪德十年(1479年)完成。

  大約從14世紀開始,受中國影響,越南也出現了“史傳”以外的漢文敘事作品。最早是一些帶有中國古代雜史、雜傳和志怪書性質的作品,其中首推14世紀初李濟川所撰的《粵甸幽靈錄》,[13]傳世本皆有李濟川作于陳憲宗“開祐元年(1329年)春正月”的序。其內容主要是記載越南各地祠廟所祀諸神及其靈驗異事,全書28篇,又分“歷代仁君(附后妃)”(7篇)、“歷代人臣”(11篇)及“浩氣英靈”(10篇)三類。每篇內容,首敘諸神之傳略,次述其顯靈事跡,最后則記其褒封之名稱。

  《嶺南摭怪》是越南另一部著名的早期漢文敘事作品,性質與《粵甸幽靈錄》相差不多。傳世《嶺南摭怪》抄本和異本甚多,多種抄本都有武瓊(1453年-1516年)于黎圣宗洪德二十三年(1492年)所寫的序。據武瓊序,《嶺南摭怪》原有舊本,他只是進行了一些加工潤色。至于作者,武瓊說:“不知作於何代,成於何人?意其草創於李、陳之鴻生碩儒,而潤色於今日好古博雅之君子矣。”如按武瓊的說法,似乎《嶺南摭怪》的舊本應是公元14世紀以前的著作,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估計其成書不會早于15世紀,至少晚于《粵甸幽靈錄》,因為《嶺南摭怪》中有四篇(《李仲翁傳》、《傘圓山傳》、《龍眼如月二神傳》、《蘇瀝江傳》)實際上是直接襲取自《粵甸幽靈集》的。[14]

  15世紀末出現的武瓊本《嶺南摭怪列傳》共有22篇。[15]值得注意的是,書中多數篇什的背景都被置于“上古”,如首篇《鴻厖傳》,敘炎帝神農氏三世孫帝明南巡五嶺與婺仙女生祿續,封祿續為“涇陽王”以治南方,涇陽王娶洞庭龍女生“貉龍君”,貉龍君與嫗姬生百卵百男,嫗姬與五十男居于峰州,自推其長者為王,號雄王,“其國東平南海,西抵巴蜀,北至洞庭,南至狐孫國(今占城國也)”。其余還有12篇,或直接敘雄王、文郎國、貉龍君故事,或將故事之背景置于雄王、貉君時。[16]有人據此認為這些篇什源于越南古代的神話傳說,將其定為“神話小說”,有些越南的史書甚至將這些內容寫入正史,應該說這是一個極大的誤解。根據各方面的考察,《嶺南摭怪》應是15世紀后期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產物,反映了那個時代越南民族意識空前高漲時的社會心理。[17]實際上這許多所謂“神話傳說”有的是改換中國的典籍記載而成的,如在中國載籍中時代很明確的“越裳氏獻白雉于周成王”故事、秦始皇時的“翁仲”故事都被改為“雄王時代”的故事;有的則是由中國的載籍連類想象出來的,如所謂炎帝三子帝明南巡生“涇陽王”,“涇陽王”娶洞庭龍女,即上攀中國的上古帝王,下因中國唐代的小說《洞庭靈姻傳》(《柳毅傳》)而杜撰出來的,這一點古代安南史家吳時仕早已指出。[18]

  從《粵旬幽靈錄》、《嶺南摭怪列傳》中不僅可以看到中國史傳及雜史、雜傳、志怪書的影響,也可以看到中國文言小說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一篇是《嶺南摭怪》中的《越井傳》。唐人裴铏《傳奇》中有一篇《崔煒》,寫唐代詩人南海從事崔亮之子崔煒在廣州的種種奇遇,《越井傳》僅僅改換了一下時代,將唐代改為“雄王三世”,又將人名、地名略加改動,如“崔煒”改為“崔偉”,“鮑仙姑”改為“麻姑”,將廣州的“越井”改到了越南的“武寧郡之鄒山”,其余故事情節幾乎全部相同。在《粵旬幽靈錄》、《嶺南摭怪列傳》等屬于雜史、雜傳和記異志怪性質的著述中,包括當時一些安南士子所作的夾有敘事內容的筆記文中,有些篇什,如《越井傳》已經具有“小說”的性質,但只能說是零星出現,越南散文體小說起步的標志應該是16世紀前期出現的漢文短篇小說集《傳奇漫錄》。

(三)

  《傳奇漫錄》在越南文學史上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這不僅在于其是越南第一部符合小說文體規范和美學要求的小說集,“文辭清麗,時人稱之”(黎貴惇《見聞小錄》卷五),還在于這部小說集在越南樹立了散文體小說創作的典范,以后越南不少短篇小說都可以明顯看出學習和模仿《傳奇漫錄》的痕跡,從而形成短篇小說創作的傳統。其對后來產生的長篇小說(如《皇越春秋》)及種種詩文著述的影響亦很大,書中有些故事人物甚至成為后世文學之熟典,或成為民間信奉的神祗。[19]

  《傳奇漫錄》的作者阮嶼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在后黎朝曾任過尚書,阮嶼自己亦曾中過科舉,當過知縣一類的官職,親歷黎末的戰亂,后隱于鄉間。其小說不僅寄寓了他身經亂世對社會人生的種種感慨,同時也表現了他作為一個天才作家的才華。不過,這并不是說《傳奇漫錄》的創作一無傍依,實際上當代和后世的讀者都已經發現《傳奇漫錄》深受明初瞿佑《剪燈新話》的影響,或徑稱其為仿《剪燈新話》。[20]其書四卷,每卷5篇,計20篇文言短篇小說,構成上完全模擬《剪燈新話》;各篇篇名或稱“錄”,或稱“記”,或稱“傳”,內容大多是幽靈、冥府故事,多半以男女情愛為主,也與《剪燈新話》相仿佛。至于故事內容、情節語言,更有明顯模仿《剪燈新話》的痕跡。如《傳奇漫錄》之《木棉樹傳》、《那山樵對錄》、《金華詩話記》與《剪燈新話》之《牡丹燈記》、《天臺訪隱錄》、《鑒湖夜泛記》都有明顯的因襲關系,《木棉樹傳》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看作是《牡丹燈記》的翻版。

  不過,《傳奇漫錄》并非是呆板的臨摹,更多的是對《剪燈新話》故事結構、人物語言的借鑒和化用。如《傳奇漫錄》之《傘圓祠判事錄》可以找出同時借鑒《剪燈新話》之《令狐生冥夢錄》、《永州野廟記》、《修文舍人傳》等篇的痕跡。另外,《傳奇漫錄》中多有熟稔使用中國詩文典故的例子,對唐人小說中的故事、人物亦皆隨手拈來,[21]由此可見其所受中國文化、中國小說影響之廣泛,并非僅限于模仿《剪燈新話》。更重要的是,《傳奇漫錄》在廣泛吸收中國文化、中國文學成份的同時,亦深深扎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土壤中。除了個別篇章,《傳奇漫錄》故事人物皆被設定為越南人,其中有不少甚至是陳末黎初真實存在的安南名士,具體故事發生的場景亦多在越南,個別故事還取材于越南的民間傳說,它們集中表達了當時越南人的思想情緒,其中對于人情風習和名物的描寫,更顯出濃郁的南國風味。

  阮嶼的漢文造詣很高,散文和韻文用筆都十分嫻熟,較之《剪燈新話》,《傳奇漫錄》中不少故事情節甚至顯得更為繁富,結構也更為完整,頗有文采流美之處。雖然從小說藝術的角度看,《傳奇漫錄》尚有欠缺,但足以成為后世越南短篇小說的典范。《傳奇漫錄》以后陸續產生一些短篇漢文小說,如著名女作家段氏點(1705年-1748年)創作的《傳奇新譜》(原作6篇,現存4篇)、托名黎圣宗所作的《圣宗遺草》19篇及佚名《越南奇逢事錄》等,均或多或少地對《傳奇漫錄》有所因襲,且表現出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說的特質,從而構成越南文言短篇小說的系列。[22]

(四)

  越南的散文體長篇小說出現于17世紀末。現存最早的一篇是《驩州記》(全名為《天南列傳阮景氏驩州記》)。全書主要寫越南義靜(古驩州)地區阮景家族前八世之事,尤重在描寫后四代人物在“扶黎滅莫”和實現黎朝中興過程中所建立的功績。創作完成的時間約在黎熙宗正和丙子年(1697年)。作者不詳,但很可能是阮景家族的后裔,撰寫的目的則是彰顯祖先的功績。[23]如是,則很容易使人想起明代郭勛網羅文人寫《皇明英烈傳》的故事。全文以淺近文言寫成,夾有詩贊。現存抄本分為十六則,每則有標題,多為偶句。據卷末跋文“總完四卷,一卷為四面”語,疑原書當為四卷十六回(“面”字當為“回”字之誤),[24]仿中國“章回小說”形式,正文中多有“卻說”、“正是”、“須看下回分解”等套語,亦可證。

  除《驩州記》外,現存越南漢文長篇小說多創作于18、19世紀,主要有如下幾部:

  1.佚名《皇越春秋》三集六十回。敘述1400年至1428年越南之歷史,內容涉及到陳末胡季S篡權建立“大虞國”(胡朝),陳圣宗之孫陳天(添)平入明求救,明遣使護送其回國,天(添)平為胡氏父子所殺,明軍入安南擒胡氏父子,后黎利起兵反明,明軍敗退,黎利建大越國(黎朝),并獲明策封之史事。2.阮榜中《越南開國志傳》八卷不分回,以編年體敘事,敘黎英宗正治十一年(1568年)至黎熙宗正和十年(1689年)百余年間阮氏崛起之故事。原作于18世紀,書名則為19世紀初改題。[25]3.吳俧著、吳悠續、吳任輯編《皇黎一統志》十七回。所述主要為黎顯宗景興三十八年(1777年)至阮朝嘉隆元年(1802年)間事。最后完成于阮朝元年(1802年)或二年。[26]4.吳甲豆《皇越龍興志》六卷三十四回。《皇越龍興志》所敘歷史自景興三十四年(1773年)西山阮岳為亂,至明命元年(1820年)阮圣祖登基止。是書完成于阮朝成泰帝己亥(1899年)至甲辰(1904年)年間。

  以上長篇小說均以越南歷史為題材,可以說是用小說的方法全面地抒寫了越南15世紀到19世紀的歷史,呈現出一軸又一軸形象、生動和富有立體感的歷史畫卷。而這些作品采用的則完全是中國古代長篇白話小說的形式。如《皇越春秋》六十回,回目為整齊的七言對句,文中多有“話說”、“且聽下回分解”等套語及詩贊,又有隨文夾注評論史事人物和行文筆法,連同評點,都是典型的“章回小說”形式。《皇黎一統志》十七回、《皇越龍興志》三十四回,形式上也明顯同于“章回小說”。《越南開國志傳》雖然分卷不分回,但敘事中亦有“話說”、“且說”、“且聽下回分解”等套語,且有中國長篇白話小說“志傳”系列作品作為先例,故仍未脫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體制。[27]

  確實,從總體上看,這些越南的長篇小說表現出對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全面因襲和模仿,特別是對《三國演義》的因襲和模仿。這不僅表現在小說形式上,亦表現在小說的思想傾向和藝術手法上。首先是這些小說無不突出尊天命、重名份、分嫡庶、崇正統、辨僣偽、明是非的儒家思想。[28]其次是無論是小說的人物塑造,還是情節設置、場面描寫,無不刻意學習和模仿《三國演義》。如小說中黎利、阮主的圣君形象,黎善、阮廌的軍師形象,胡季S的暴君形象,阮有整的奸雄形象等,都能在《三國演義》中找到相應的原型。至于戰爭中的兩軍對陣,甚至“小情節的攻戰、埋伏、打圍,乃至禮賢下士、神機妙算、觀星象而知人事、風折帥旗之預兆、陰魂顯露助戰報仇等等”,亦無不學步《三國演義》。[29]正因為如此,越南漢文歷史小說形成了與《三國演義》相似的風貌,包括這些小說的“評點”方式、傾向及辭句與中國的小說評點一脈相傳,特別是與毛宗崗批《三國演義》的“評點”頗多相近。

  “越南漢文歷史演義小說最大的特色是作者身份與撰寫心態與中國歷史演義大不相同”。[30]首先是這幾部越南長篇歷史演義小說的作者,除了佚名者外,均為上層知識分子,有些甚至本身就是所寫歷史事件的參與者。特別是《皇黎一統志》的作者吳俧、續者吳悠、輯編者吳任(1746年-1803年)和《皇越龍興志》的作者吳甲豆,均出自越南著名的文人世家,吳任甚至官至國史館總裁。[31]其次是他們撰寫小說時執一種與修史相同的態度,希望能起到補史或代史的作用,也即《皇越龍興志》吳甲豆在“自序”所說的“體制咸蹈前人,事實較詳正史……采諸家所言,以代國志”。因為以這樣一種態度來寫歷史小說,使這些小說所述多本史實,以致后來的史書《欽定越史通鑒綱目》竟引《皇黎一統志》作為注腳。這與《三國演義》的創作是有很大的不同。

  中國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作品《三國演義》基于民間的“講史”,并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不斷累積,最后由文人整理加工而成。而最初充溢著自由創造精神的“講史”實際上奠定了《三國演義》的基調,使最后完成的《三國演義》并非單純是“演史”,更重在“演義”。《三國演義》不過借歷史的框架,抒寫對歷史和現實的理解。因此與其說《三國演義》是重在演述史實的“通俗的歷史書”,實不如說其是帶有“史詩”性質的歷史抒情詩。在中國,那些步《三國演義》后塵撰寫的多數歷史演義小說,雖然競相迭出,林林總總,卻大多徒具形式,而少有《三國演義》的藝術魅力,原因就在于這些小說或重在“演史”,或重在“演義”,并沒有參透《三國演義》既“演史”又“演義”,特別是如何將“演史”和“演義”結合起來的奧秘。比較起中國《三國演義》之后多數文學水平不高的歷史演義小說的作者(其中不少人是書坊雇傭的下層讀書士子),越南歷史演義小說的作者由于有較高的文學修養,所以能在注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激揚妙筆,或用典以增其厚重,或逞詞藻而顯其風雅,但在小說藝術方面,并沒有達到更高的層次,這與古代越南敘事藝術的總體發展水平是一致的。

  作為敘事文學的最高形式和人類成年的藝術,小說具有包羅萬象的氣魄,人類文化和社會生活幾乎所有方面都可以在小說中得到反映,在這個意義上,小說可以說是用美學方法寫成的歷史。小說不僅是一個國家或民族敘事藝術達到一定高度的產物,近世以來,散文體小說更成為文學的最重要樣式。在世界范圍內,判斷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學水平及其繁榮程度,小說現象曾經是、現在也仍然是最重要的標志。包括越南在內的“東亞漢字文化圈”各國古代散文體小說的繁盛,是古代東方文學曾經高度發達的見證,頻繁的文化交流則是促進各國文學,包括小說得到發展的重要原因。

注釋:

[1][法]巴爾扎克:《論歷史小說兼及〈弗拉戈萊塔〉》,王秋榮編:《巴爾扎克論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6年,第255頁。

[2]本文所說的“東亞”,是一個兼顧地理、歷史和文化的概念,主要包括中國、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地域范圍與一些現代西方學者的說法基本相合。如[美]費正清、賴肖爾、克雷格等提出,“東亞”包括地理、人種和文化三層含義,地理上指受崇嶺和大漠阻隔的東部亞洲地區;人種概念指蒙古人種居住區,文化概念則主要指淵源于古代中國的文明圈,包括中國、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在內,并認為“東亞就是‘中華文化圈’”(費正清等著,黎鳴等譯:《東亞文明:傳統與變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年,第1頁。)。本文之所以取“漢字文化圈”的概念,則因為除了其它特點之外,古代“東亞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以“漢字”作為相關國家和地區之間文化關聯的主要媒介,而文字不僅是“文化”的載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某種“文明”的標識。

[3]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李朝國王李天祚宋孝宗封為“安南國王”,正式賜國名“安南”,以后歷代沿之。清嘉慶八年(1803年),詔命改“安南國”為“越南國”,冊封阮朝創立者阮福映為“越南國王”,“越南”國名沿用至今。

[4]關于這方面的情況,中國的史籍多有記載。參見《后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列傳》、《后漢書》卷七六《任延傳》。東吳時曾任過交趾太守的薛綜曾上疏孫權,也言:“漢武帝誅呂嘉,開九郡,設交阯刺史以鎮監之。山川長遠,習俗不齊,言語同異,重譯乃通,民如禽獸,長幼無別,椎結徒跣,貫頭左衽,長吏之設,雖有若無。自斯以來,頗徙中國罪人雜居其間,稍使學書,粗知言語,使驛往來,觀見禮化。及后錫光為交阯,任延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為設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學校,導之經義。由此已降,四百馀年,頗有似類。”見《三國志·吳書·薛綜傳》引薛綜《請交州擇人疏》,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251頁。

[5]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卷二:“李進……(漢)中平間代賈琮為交趾刺史,奏請依中州例貢士。后阮琴(按:即李琴)以茂才仕至司隸校尉,交趾士人得與中州同選,實自進始。”歐大任:《百越先賢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6]《姜公輔傳》見《新唐書》卷一六五。(元)黎崱《安南志略》卷一五:“姜神翊,愛州人,為舒州刺史。姜公輔,神翊孫,挺子也……姜公復,公輔弟也,終比部郎中。”黎崱:《安南志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7]參見顏保:《越南文學與中國文化》,《國外文學》1983年第1期。

[8]《宋史》云:“大觀初,貢使至京,乞市書籍,有司言法不許。詔嘉其慕義,除禁書、卜筮、陰陽歷算、術數、兵書、敕令、時務、邊機地理外,余書許買。政和末,又詔以交人自熙寧以來,全不生事,特寬和市之禁。”見《宋史·交阯傳》,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第14070頁。

[9]越南阮朝實錄《大南實錄》正編第一紀(世祖高皇帝實錄)卷八:“嘉隆十六年(1815年),會試試法定為:第一場經義傳二道,史詩、景詩各二題;第二場,史文、景文各三題,第三場,史詩賦、景詩賦各一題。中者,分甲乙丙三項量補官職。”《大南實錄》,日本慶應塾大學影印本, 1971年。

[10]“喃傳”取材于中國小說的主要有《林泉奇遇傳》(取材于唐裴铏[《傳奇·孫恪》)、《西游傳》(取材于明佚名《西游記》)、《女秀才傳》(取材于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中的《女秀才移花接木》)、《芙蓉新傳》(取材于明季小說選本《今古奇觀》中的《崔俊臣巧會芙蓉屏》,原作出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軍中對傳》(取材于清褚人獲《隋唐演義》)、《斷腸新聲》(取材于清青心才人《金云翹傳》)、《玉嬌梨新傳》(取材于清張勻《玉嬌梨》)、《二度梅傳》(取緒于清惜陰堂主人《忠孝節義二度梅全傳》)等。故事雖然由作者自己創作,但多少受到中國小說影響的有《雙星傳》、《梳鏡新妝傳》和《陸云仙傳》等。參見陳光輝:《越南喃傳與中國小說關系之研究》,臺灣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1973年。

[11]黎文休《大越史記》不傳,部分內容散見于吳士連《大越史記全書》。

[12]吳士連、黎僖等:《大越史記全書》,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發行,昭和五十九年(1984年)。

[13]15世紀時阮文質曾續編4篇并附于李濟川《粵甸幽靈錄》后, 18世紀的景興年間禮部主簿諸葛氏又參考他書重新編寫為41篇的《新訂校評越甸幽靈集》,文字原作有較大的增加, 1919年吳甲豆又重新校正訂補為《越甸幽靈集錄全編》。參見陳慶浩等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臺灣:學生書局, 1992年,第2輯2冊。

[14]參《嶺南摭怪列傳出版說明》,陳慶浩等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列》,第2輯1冊,第3頁。

[15]16世紀中葉,段永福在武瓊的《嶺南摭怪列傳》基礎上又增加了《士王仙傳》、《朔天王傳》、《乾海門三位夫人傳》等20篇,列為卷三和“續類”,但據考證,武瓊原書確實只有22篇。見《嶺南摭怪列傳出版說明》,陳慶浩等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2輯1冊,第3頁。

[16]如《魚精傳》(托言(貉)龍君時事)、《木精傳》(托言涇陽王時事)、《檳榔傳》(托言雄王時事)、《一夜澤傳》(托言雄王三世孫時事)、《董天王傳》(托言雄王時事)、《蒸餅傳》(托言雄王既破殷軍之后事)、《西瓜傳》(托言雄王時事)、《白雉傳》(托言雄王時事)、《李翁仲傳》(托言雄王季世時事)、《越井傳》(托言雄王三世時事)、《金龜傳》(托言甌貉國安陽王時事)、《傘圓山傳》(托言貉君娶甌姬時等事)、《夜叉王傳》(托言甌貉國時事)。

[17]對此可詳參拙文《越南漢文古籍〈嶺南摭怪〉的成書與淵源》,《文史》第51輯,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

[18]鄭永常《漢文學在安南的興替》引安南古代史家吳時仕(1726年-1780年)說:“好事者見《柳毅傳》書,《傳》中說洞庭之女嫁涇川次子,妄意涇川是涇陽,既有夫婦,便有父子、君臣,因而織繪成文,務足數代世表。史氏從而采用以為實事。”(臺灣:商務書館, 1987年,第13頁。)

[19]參見陳益源:《〈剪燈新話〉與〈傳奇漫錄〉之比較研究》,臺灣:學生書局, 1990年,第171-180頁。

[20]據介紹,現存《傳奇漫錄》的最早刊本卷首有“大安何善漢”于莫朝宣宗永定初年(1547年)秋所作的序,謂“觀其文辭,不出宗吉藩蘺之外”,下又有注云:“瞿宗吉《剪燈新話》。”(見《傳奇漫錄出版說明》,陳慶浩等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1輯1冊,第3頁。)后來《皇越通史·藝文志》、《歷朝憲章類志·文籍志》著錄《傳奇漫錄》四卷,皆稱其“仿”《剪燈新話》。

[21]如《西垣奇遇記》故事之構思明顯受到唐人小說《崔玄微》(原出鄭還古《博異志》,見《全唐五代小說》卷三五)的啟發。篇中“生自謂平生奇遇……可以伯仲裴航而尋常僧孺”,“裴航”指唐人小說《裴航》遇仙故事,“僧孺”則指佚名《周秦行紀》。又“憑仗封姨煩寄語”句,“封姨”則為《崔玄微》中風神名。又“韓翃之柳,迎舞長條;崔護之桃,依舊笑春風矣”,前句用《柳氏傳》,后句則為《崔護》“人面桃花”故事。

[22]阮氏點是越南最著名的女作家,越南《歷朝憲章類志·文籍志》傳記類著錄《續傳奇》一卷潘輝注云:“女學士阮氏點(按:即段氏點,以其嫁進士阮翹,故稱),記述靈異會遇諸事,曰《碧溝奇遇》、曰《海口靈祠》、《云葛仙女》、《橫山仙局》、《安邑烈女》、《義犬屈貓》,凡六傳,文辭華贍,但氣格差弱,稍遜前書(按:指《傳奇漫錄》。”現存《碧溝奇遇記》、《海口靈祠錄》、《云葛仙女傳》、《安邑列女傳》四篇。各篇及《越南奇逢事錄》皆為篇幅較長且文辭華艷的作品,有明顯因襲《傳奇漫錄》之處。《圣宗遺草》19篇中多數篇幅較短,語言簡練,借語怪以寓意,與《傳奇漫錄》不同,然也有幾篇,如《花國奇緣》、《塵人居水府》、《浪泊逢仙》,篇幅漫長且摻入不少詩詞,可見《傳奇漫錄》的影響。

[23]參《忨[州記出版說明》,陳慶浩等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2輯,第187頁。

[24]《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2輯3冊收《驩[州記》,分為四回十六節,將各則標題列為節目,似可商榷。

[25]《越南開國志傳》作者署“吏部尚書該簿兼副斷事阮榜中”,生平無考,而本書后跋稱阮榜中為“前朝吏部尚書”,即作者應為18世紀人,書名則為19世紀初阮氏當國后所改,因后來阮氏建立阮朝,清嘉慶八年(1802年)改“安南”為“越南國”,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故此稱“越南開國”。

[26]吳俧[原著《安南一統志》,敘鄭主靖都王鄭森(1767年-1782年在位)因寵鄧妃而廢謫立幼,致三軍為變,卒召西山阮氏之亂,滅鄭扶黎,以成黎顯宗一統。僅完成七回,未竟而卒。吳悠續七卷,寫西山據國,黎氏告終之事;后又續三回,則以西山朝阮光纘就擒,黎君歸葬為結。

[27]“志傳”為明代長篇歷史演義小說的常見題名,有的作品分卷不分回,如明余邵魚編輯《列國志傳》八卷(后有陳繼儒重核的十二卷本),佚名《兩漢開國中興志傳》六卷四十二則,楊爾曾編《東西兩晉志傳》十二卷,但他們仍然屬于“歷史演義小說”。特別是《越南開國志傳》卷首除序、跋外,還有《越南開國世系》表,中國《新鍥京本校正通俗演義按鑒三國志傳》二十卷二百四十則,書前有《君臣姓氏附錄》,疑即《越南開國志傳》仿效之本。參見鄭阿財:《越南漢文小說中的歷史演義》,《域外漢文小說論究》,臺灣學生書局, 1979年。

[28]《皇越春秋》卷首“傳敘”即云:“有德則治,邦乃其昌。無德則亂,天促其亡。亂臣賊子,百世逢殃。忠君愛國,千載流芳。窮兵贖武,妄逞自強。民怨神怒,罔克胥匡。忠臣義士,圣帝賢王。人歸天興,祚久年長。”

[29]參見陳慶浩:《越南漢文歷史演義初探》,《第二屆中國域外漢籍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1987年。

[30]《皇越龍興志出版說明》,陳慶浩等主編:《越南漢文小說叢刊》,第2輯,第3冊,第3頁。

[31]吳任,安南山南青威(今屬西河省)人,后黎朝末年進士,曾任工部右侍郎, 1788年西山阮惠即位,以工部侍郎出使清廷,后升兵部尚書、侍中大學士, 1792年兼國史館總裁, 1797年奉敕監修國史。吳俧[,吳任之弟,領鄉薦亞元,歷官僉書平章省事,西山兵變從昭統帝奔至靈,承往瓊山招諭藩臣,卒于嘉平,詔贈裕澤伯爵。吳悠,吳任叔父吳燾之子,官歷海陽學政。諸人事見《皇黎一統志》及所附《吳家世譜》,吳任與吳俧[、吳悠既是《皇黎一統志》的作者、編者,也是書中歷史事件的參與者,又均作為書中人物出現。后《皇越龍興志》作者吳甲豆(1853-? )是吳任之曾孫,吳家文派名家,文史著述甚豐。

原載《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九色在线观看 | 2019超碰|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欧美日韩999 | 91操操操 | 久久精品不卡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视 | 成人h片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夜夜嗨 | 91蝌蚪色 | 日日干狠狠干 |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 | 在线一级视频 | 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 日韩av中文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中文网站 | 高清久久久 | 欧美一级大片在线播放 | 日韩午夜视频在线 | 国产农村乱色xxxx | 一二三区电影 | 黄色片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自拍 | 久久网页| 日韩一区在线播放 | 一区二区激情 | 国产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久久成人在线视频 | 高清二区 | 欧美激情在线看 |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 蜜臂av日日欢夜夜爽一区 | 日韩欧美成人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av福利网 | 伊人影院久久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 | www.黄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