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相信愛情嗎:夫妻情感密碼
貧賤夫妻百日恩
勿慕富與貴,勿憂賤與貧。
——唐·白居易《續座右銘》
富與貴,人之所欲。在“富易交,貴易妻”世俗風氣的充斥下,能做到不嫌貧愛富,不棄舊戀新,不負心薄悻,是為人夫的責任。
宋弘,長安人,東漢大司馬。
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新寡,愛慕宋弘,想嫁給宋弘。
宋弘說:“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婉言拒絕。(《后漢書·宋弘傳》)
哪怕是欺君之罪,也不拋棄自己心愛的妻子。
當然,這不僅對男人而言,女人也一樣。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做到貧賤不移、安貧樂道,是為人婦的本分。
西漢有個讀書人,名叫朱買臣,家境貧寒。他為人厚道,整日苦讀,希望能高中,謀個一官半職。
命運仿佛一直戲弄他,總是屢試不第。日子越過越艱苦,只能靠到爛柯山上砍柴為生。
朱買臣的妻子崔氏過了幾年的清貧日子,實在堅持不下去,開始厭煩整天數米度日的生活。
看著這一窮二白的家境,崔氏的脾氣越來越大,根本無法忍受丈夫那窮酸的模樣,言語間充滿了諷刺。
朱買臣是有口難言,只能默默忍耐。
一年冬天,大雪紛飛,朱買臣飯也沒吃,就被妻子趕到山上砍柴。
他覺得只要自己順從妻子,多砍些柴,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
可崔氏并不這么想,她物色了一任新丈夫,家底殷實的張木匠。
朱買臣下山回家,看到的不是妻子滿心歡喜的笑容,而是崔氏離婚的請求。
朱買臣深愛著妻子,苦苦哀求,希望妻子能留下來。崔氏很決絕,宣稱即使朱買臣功成名就,也不會去求他。
朱買臣見她這么無情,只好寫了休書。
沒過多久,漢武帝聽說了朱買臣的才名,將其封為太守。崔氏得知后,內心盤算了半天,覺得太守夫人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于是,她又拋棄了張木匠,披頭散發,光著腳丫子,跑到朱買臣面前,請丈夫原諒自己,再續前緣。
朱買臣讓人端了一盆清水倒在馬前,告訴崔氏,如果潑在地上的水能收回盆中,就和好如初。
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羞愧難當。
貧賤夫妻百日恩,切不可因耐不住一時貧賤而錯過好姻緣!
相知相守
人生路上逢相知,表訴衷腸情迷癡。
約定余生長廝守,互敬互愛互為師。
很多人認為,與妻為友,不現實,也不可能。知音夫妻是世間極品,只有品行極高、心靈契合,才能做到。
其實,夫妻間的距離,比朋友近得多。如果雙方能像朋友一樣相互理解、彼此融合,怎么會做不到相識相知呢?
以婦為友,是一種美好的“古風”。
葉紹袁悼亡妻子的祭文中說:“我之與君,倫則夫婦,契兼朋友。”(《百日祭亡室沈安人文》)
冒襄悼亡董小宛時說:“非余愛妾,乃余之靜友也。”(《亡妾董小宛哀辭(并序)》)
奕繪,乾隆帝曾孫。多才多藝,擅詩文,工書畫,愛文物。
顧春,奕繪側室。頗有才情的女詞人,況周頤《蕙風詞話》將她與納蘭性德并論,稱“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
奕繪和顧春感情甚篤。從認識、戀愛至結婚,始終情投意合。奕繪每次買了古物回家,顧春都會與之共賞,以詞相慶。
而且,兩人時常剪燭西窗談道論理,唱和詞作為數不少,詩詞集中有許多“同夫子作”的聯句。
奕繪卒后,太清時刻思念他,寫了許多悼念丈夫的詩篇。
經得起誘惑
真視富貴如浮云,不溺于名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
——宋·黃庭堅《跋王荊公禪論》
七情六欲,人之本能。生活在一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代,難免不被嗔、癡、貪所沖擊和誘惑。
俗話說:“無欲則剛。”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一個追求幸福的人,必須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守住操守,守住底線。
趙孟頫,元著名詩人,著名書畫家。
管道升,元代才女,詩詞書畫無所不能,尤善繪梅竹。曾給太后畫過一幅墨竹,太后極為欣賞,封她為魏國夫人。
管道升,二十八歲嫁給了趙孟頫。
兩人情投意合,心心相印。
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曾在《擬古四十首》詩中,表達了對趙孟頫和管道升愛情的羨慕之情,說:“吾憐趙松雪……亦有同心人,閨中金蘭契。書畫掩文章,文章掩經濟。得此良已足,風流渺誰繼。”
但再完美的婚姻,也有瑕疵。在趙孟頫與管道升的婚姻中,曾有一段小插曲。
趙孟頫官居高位后,想納姬妾,他先試探妻子。
管道升寫了一首詞回答:“爾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似火。把一塊泥,捻一個爾,塑一個我。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爾,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爾,爾泥中有我。我與爾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趙孟頫看了十分感動,打消了納妾的念頭。
玫瑰叢中,時有荊棘。
試問:如果你是一個女人,你經得住男人的誘惑嗎?如果你是一個男人,你經得住女人的誘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