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七)
27、「九葉」詩人的詩學策略與歷史關聯(1937-1949)
時 間:2015年5月
作 者:李章斌 著
出版單位:臺北:政大出版社
內容簡介:
導論
第一節 對研究現狀的反思
第二節 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九葉」群體的形成與性質
引言
第一節 「九葉」群體的聚合
第二節 「九葉」群體的總體特征和性質
第二章 抒情詩體的轉型
引言
第一節 辛笛:「現實」的壓力與抒情詩的「變形記」
第二節 穆旦:「新的抒情」之歷史與思想動力
第三節 杜運燮:「輕體詩」與反感傷和反抒情
第三章 「自我」與「世界」的緊張關系
引言
第一節 穆旦:殘缺自我與完整性之尋求
第二節 陳敬容:「陌生的我」與「陌生的世界」
第三節 杭約赫的二元「世界」觀與烏托邦想象
第四章 「時間」與歷史意識
引言
第一節 唐祈的「時間」與歷史決定論
第二節 穆旦:「時間」的圍困與歷史的滅絕
第五章 創造性的隱喻
引言
第一節 辛笛:歷史文化危機與隱喻的創造
第二節 穆旦:隱喻的張力與歷史的壓力
第三節 袁可嘉的比喻理念的重審和再出發
第四節 創造性隱喻與新詩語言的發展
結論
28、曾國藩的經世思想及其實踐
時 間:2015年4月
作 者:徐亞萍 著
出版單位:臺北:文津出版社
內容簡介:
曾國藩克己檢束俢身,困勉約禮博學,終成兼容并蓄、學德兼備的通博大儒。以禮學經世,以實學致用,其經世思想在政治、領導、教育、軍事方面皆有獨到見地。其宦途事功,經文官而儒將,剿定太平軍內亂,是為晚清中興名臣。世人稱之為舊文化陶養下的理想人物。本書以前言往行的探究,期有若干歷史思考、人文觀照的啟迪。
作者簡介:
徐亞萍,高雄師范大學國文系博士,現專職于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講授近現代學術思想、中國文學批評史等課程。撰有《劉勰文心雕龍論文與道之關系──兼文心原道篇析義》、《劉勰文心雕龍的文學作品分類論》、《文心雕龍之通變觀與其創作論》、《唐代詠史詩與中國傳統士文化關系之研究》等專書
29、琴道
時 間:2015年3月
作 者: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 著,李美燕 翻譯
出版單位: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An Essay in the Ideology of the Ch’in”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音樂的傳統觀念
第三章 古琴研究
第一節 原始資料
第二節 起源與特性
第三節 琴人的心境與原則
第四節 選文
第四章 琴曲的意義
第五章 象征
第一節 術語與名稱的象征
第二節 音色的象征
第三節 指法的象征符號
第六章 聯想
第一節 古琴與鶴
第二節 古琴與梅樹,古琴與松樹
第三節 古琴與劍
第四節 一些關于古琴的著名故事與經常被引用的段落
第七章 結論
附錄一:西方的古琴相關文獻
附錄二:中國的古琴相關文獻
附錄三:古董古琴
附錄四:中國古琴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