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主要漢學出版物近期目錄(二十八)
17、交錯的東亞宗教
時 間:2015年8月
作 者:葛兆光 著
出版單位: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有三:
一,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會前后的日本佛教與中國佛教;
二,東亞道教交流史之概念、方法與立場的再思考;
三,納「四裔」入「中華」?——1920-1930年代中國學界有關「中國」與「中華民族」的論述。
18、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宋元明清編
時 間:2015年8月
作 者:李隆獻 著
出版單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內容簡介:
壹、宋代經生的復仇觀
一、前言
二、「禮書」復仇觀的倫理建構
三、《春秋》與三《傳》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四、復仇經義的普遍化——周平王論
貳、宋代儒士的復仇觀
一、前言
二、劉敞〈復讎議〉——君臣復仇論題的再省思
三、王安石〈復讎解〉——公權力的伸張
四、華鎮〈復讎論〉——柳宗元復仇觀的承繼與開展
五、高斯得〈復讎論〉——嚴明公私之分
六、朱熹國仇/規恢觀的嬗變
七、結語
參、元明學者的復仇觀
一、前言
二、胡安國《春秋傳》對元明復仇觀的影響
三、丘浚的復仇理論
四、郝敬對復仇理論的批判
五、元明學者論《周禮.調人》之制
六、結語
肆、宋元明清復仇與法律的互涉
一、研究材料與研究范圍
二、宋元明清律令與復仇觀互涉的省察
三、宋代復仇案例反映的復仇現象及其與法律的互涉
四、明清判例、判牘與復仇觀的互涉
五、結論
伍、清代學者《春秋》與三《傳》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一、前言
二、反對「九世復仇說」的省察
三、支持「九世復仇說」的省察與詮釋
四、《春秋》「榮復仇說」的省察
五、結論
陸、清代學者「禮書」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一、前言
二、清初學者對「禮書」復仇觀的詮釋
三、《欽定三禮義疏》對「禮書」復仇觀的詮釋
四、干嘉學者對「禮書」復仇觀的詮釋
五、結論
柒、近代民間復仇事例的省察與詮釋——以「地方志」為重心
一、研究材料與研究范圍
二、方志承轉「五倫復仇觀」的省察
三、方志特色復仇事例舉隅
四、方志與經書復仇觀的比較
五、方志復仇事例的特色、價值及其局限
六、結論
捌、臺灣遺民連雅堂的復仇觀
一、問題的提出
二、連雅堂的國仇論述
三、五倫復仇事例的省察
四、特色紛陳的女子復仇
五、結論
附錄、朝鮮儒者丁若鏞的復仇觀
一、研究材料與相關研究述略
二、朝鮮后期復仇的特殊時代背景
三、丁若鏞復仇觀與中國經史文獻的互涉
四、〈祥刑追議〉對朝鮮朝實際判例的論議
五、結論
引用書目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