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情可憫的趙姨娘——封建婢妾制度的悲劇
趙姨娘,賈政之妾,賈環,探春之母是也。對于趙姨娘的評價,清代姚燮說:“天下之最呆,最惡,最無能,最不懂者無過趙氏。”在很多學者的評論中,她是“愚呆惡毒的魂靈”。在眾人眼中,她是“人嫌狗不見”之人。以前我也對其感到鄙視。但近日于閑暇再讀《紅樓夢》后,我卻有了新的感受,深的體味。看看賈府中其他人對她的態度和她自己的行為,我認為趙姨娘:可恨又可憐,可氣又可愛,可悲又可憫。
趙姨娘,出身卑微。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后,探春說,“他是太太的奴才”,可見趙姨娘也是奴才無疑。后來為賈政做妾,生育了探春賈環后,但在賈府中仍處于半個奴才半個主子的尷尬境地。趙姨娘對馬道婆嘆口氣道:“你瞧瞧那里頭,還有那一塊是成樣的?有東西也到不了我這里!”“我手里但凡從容些,也時帶的上個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從中可以看出趙姨娘處境之難,境地之尷尬。并且她備受煎熬的辛酸,“我在這屋里熬油似的熬了這么大年紀,又有你和你兄弟,這會子連襲人都不如了,我還有什么臉?連你也沒臉面,別說我了。”強烈的要改變這種尷尬境地的愿望促使她做了一系列讓人感到鄙夷的行為。但這些行為也是她敢于反抗封建婢妾制度的最好例證。最讓人感到趙姨娘行為卑劣的是“魘魔法姊弟逢五鬼”中,趙姨娘因對寶玉盡奪賈環的風頭而心有不滿;對“了不得,了不得!提起這個主,這一份家私要不都叫她搬了娘家去。”的鳳姐更是心有不甘,憎恨至極。所以,趙姨娘串通馬道婆,讓馬道婆做法,“把他兩個絕了”,好讓環兒繼承家業。這也是她敢于反抗的最好證明。她的反抗還表現在“茉莉粉替去薔薇硝”中。趙姨娘對芳官大打出手,這其中或許有替別人出氣的可能,但我認為她是為自己出氣,殺雞給猴看,借打芳官之名,而行反抗之實。
趙姨娘顛三倒四,甚不高明的做事方法又讓人感到其愚不可耐,可笑至極。首先,在“魘魔法姊弟逢五鬼”中,寶玉和鳳姐中魔,賈母和王夫人等都哭得死去活來,“如同摘心去肝一般”。而趙姨娘,在旁勸道:“老太太也不必過于悲痛。哥兒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兒的衣服穿好,讓他早些回去,也免他些苦;只管舍不得他,這口氣不斷,他在那里也受罪不得安生……”看看這應該是一個頭腦稍微聰明點的人應該說的嗎?她雖然心中稱善,也該假作憂悲,說幾句安慰賈母和王夫人的話,不該說這些蠢話愚話,落了個滿頭大罵。其次,在“辱親女愚妾爭閑氣”中,趙姨娘的愚更是表現得淋漓盡致,真真不虛“愚妾”之稱。第三,在六十七回中,寶釵送了賈環些東西,趙姨娘便想到王夫人眼前賣個好兒,“這是寶姑娘才剛送給環哥兒的……特拿來給太太瞧瞧,太太也喜歡喜歡。”王夫人見她說的不倫不類,說道,“你只管收了去給環哥頑罷。”趙姨娘抹了一鼻子灰,本來要拍馬屁,卻因自己的愚,拍在了馬腿上。雖然這些行為因她的愚而沒有達到目的,但她除了變相的反抗,她又有什么辦法哪?
趙姨娘在賈府中除了賈政對其態度還好點以外,周圍人都對其蔑視。賈母對她很不待見,罵她是“爛了舌頭的混賬老婆”。王夫人厭惡她,無論是趙姨娘還是賈環稍有不對,王夫人便“罵之”,“數落之”,“養出這樣黑心種子來,也不教訓教訓!幾番幾次我都不理論,你們得了志了,越發上來了!”而趙姨娘只得忍氣吞聲。尤為讓人不平的是作為子侄輩的鳳姐對趙姨娘也是呼來喝去,拿她當“小菜碟”,在第二十回中,鳳姐隔著窗戶說道:“……憑他怎么著,還有老爺太太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現在是主子,不好橫豎有教導他的人,與你有什么相干?”趙姨娘則不敢做聲。還咒罵她,“趙姨娘那老東西”等等。連下人們都時常嘲弄她。更讓人為她感到可憐的是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瞧她不起,并且不承認她這個親娘而是稱之為姨娘。在第五十五回中,連李紈都勸道:“姨娘別生氣。也怨不得姑娘,她滿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說的出來。”探春卻忙道:“誰家姑娘們拉扯奴才了?”把自己的娘稱為奴才,哪個當娘的聽了不寒心啊?!而她的希望——賈環又不爭氣。就是在趙姨娘中魔鐵檻寺將死之時,眾人也棄她不管,身邊只有賈環和鸚哥等。當婢妾是十分不容易的,最終也不會落的什么好的結局。最終趙姨娘蓬頭赤腳的死在炕上。只有周姨娘心里揣測:“做偏房側室的下場頭,不過如此!況他還有兒子的,我將來死的時候,還不知怎樣呢!”處于當時中國封建婢妾制度下,要么奮起反抗,要么像周姨娘等千千萬萬的婢妾一樣默默忍受。趙姨娘選擇了前者,出于不被吃掉的本能而奮起反抗。總之,雖然其行可惡,其法太愚,但是其情可憫,其敢于反抗的精神也是值得稱道的。
魯迅說過,《紅樓夢》這部小說打破了以往塑造人物的臆造化,簡單化的模式,好人不一定都好,壞人不一定都壞。趙姨娘正是如此,她只是不夠聰明,有點愚,但并不壞。曹雪芹以趙姨娘為一個宣泄的發力點,將榮寧二府內部的宗法和等級形成的嫡庶之間的矛盾一覽無余的展現在讀者的面前。更將吃人的中國幾千年的婢妾制度的悲劇一覽無余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趙姨娘的一生是悲劇的反抗的一生。也折射出了幾千年婢妾制度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