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漢學類學術會議信息2011年10—11月
21、2011年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1年11月18日(周五)
地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校公誠樓會議廳( 臺北市中正區愛國西路一號)
主辦單位: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國家圖書館
議程:
研討主題:史地整合之研究——新理論與新視野
論文投稿通過名單:
安史之亂對杜甫詩作的影響(李茗蕙)
國家、地域與熟蕃邊區移住——以日治時代的宜蘭為個案(黃雯娟)
旅游的「原汁原味」(authenticity)(林偉仁)
《太平御覽》與《冊府元龜》中的域外世界(陳碧玲)
論《左傳》君子日(秦照芬)
從抗清開臺探討鄭成功的人格特質(李威霖)
拉薩大昭寺的歷史地位:從壁畫及唐卡的修復探討西藏繪畫藝術理念(耿振華)
論東周時期秦晉爭霸中的「西河之地」(石蘭梅)
論王莽的土地改革政策的社會背景及影響(林哲宇)
東沙島中文名稱來源及地圖繪制(湯熙勇)
國家治理與地方:臺灣東部的移民安置(1895-1960)(吳育臻)
學仕化與它的研究議題:以臺灣為例(簡博秀)
日治時代美濃平原客家聚落的擴張(許淑娟)
22、「浮世情懷」2011臺灣歷史與影像研討會
時間:2011年11月25日(周五)
地點:待定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
議程:
一、目的:
影像所負載的歷史文化記憶與內涵,見證這塊土地的歷歷往事,本研討會乃系透過影像的閱讀與研究,在傳統電影美學與技術發展之外,提供其它可能的面向。研討會藉由邀稿及征稿方式羅致論文,于本研討會發表及共同研討,冀能透過會中的研討,讓參與者了解到臺灣各地區的不同樣貌以及多元與豐富的文化特色,提供關懷臺灣歷史影像與文化發展的人士交流與學習的機會,達到促進學術研究與社會教育等多重功能。
二、主題:
以探討臺灣的影像為題,提送論文及進行研討:舉凡與臺灣歷史有關的影像所記錄之歷史、族群、社會習俗、勞動史、社經政治、宗教信仰、國家建設、政宣傳播、教育、藝術與文化等各方面均為研究探討之列。
23、飛鳶展翅——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第一屆中文系研究生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1年11月26日(周六)
地點:國立臺北大學民生校區教學大樓九樓多媒體會議室(臺北市民生東路三段67 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宗旨: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班自2007年成立至今已歷時數載,無論于師資、學生與教學資源上均已有相當之涵養。在此基礎上,為了更進一步厚植本系學術實力,并擴大研究生之研究視野,與各界人才交流學術成果,特有此研討會之誕生。
24、第五屆臺南市哲學學會學術研討會:「記憶藍海:事件、社群與現代性」
時間:2011年11月26日(周六)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修齊大樓(臺南市東區大學路一號)
主辦單位:臺南市哲學學會、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成大桑林有機研究室
議程:
一、會議主題
在《藍海策略》(2005)一書中,作者金偉燦與莫伯尼提出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即「藍海」。相對于著眼于競爭邏輯的「紅海」,藍海要求透過策略與行動力,找尋尚未出現的市場與商機。由于藍海將重新劃定市場邊界,因此藍海隱含價值創新,同時也將帶來變革。本學會年度年會以「記憶藍海:事件、社群與現代性」為主題,邀請論文以「藍海」概念為核心,并在臺灣百年記憶中重新思考歷史、社會及現代性等相關問題。企業或商業管理的藍海概念事實上與當前的哲學語匯相互印證。例如法國哲學家德勒茲提出「去畛域化」與「再畛域化」等概念,經常被用來解釋全球資本與文化流通中,在地經濟、政治、社會及文化面臨全球化的沖擊與挑戰,被迫必須找尋其生存條件并努力創新其價值。而關于政治權力與階級社會間「階序空間」與「平滑空間」之間的崩解重組也可被視為「紅海」與「藍海」之間的交替辯證。此外,晚近哲學家在關于歷史的思考中,往往將事件從歷史的線性邏輯中釋放出來,試圖重新挖掘尚未被歷史壓抑的記憶潛能,如此一來,事件將帶來歷史的變革。事實上,社會的實況亦然。如果語言、族群、文化、階級、貧富、性別、權力、科技等因素業已嚴格區分并限定社會的結構,這些元素不僅控制了我們的社會,并使之奄奄一息,因此我們更需努力找尋新的策略與新的價值,以期擘畫一個在原先社會邊界之外、尚未存在的未來社群。最后,如果資本主義透過資本流通帶來無可避免的全球控制與規范,其經濟勞動模式與政治社會結構快將我們窒息,那么「藍海記憶」則將在其內部啟動一一次事件,一個新的歷史與社群,以及一個另類現代性的潛能。
二、會議子題:
本研討會可與下列子題相關,但并不以此為限:
臺灣在地歷史記憶
臺灣民俗傳統
歷史事件
文學創新表達
美學新感性形式
哲學創新思考
政治與社會事件
社會運動與新興社群
民間文化及創意產業
資本主義與另類現代性
25、2011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研究新世代」
時間:2011年12月10至11日(周六至周日)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系館(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臺灣社會學會、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議程:
一、本次年會接受下列稿件:
1.一般論文
2.年會主題論文:符合年會主題及各子題論文(請參考以下年會主題說明)
3.自行籌組論文:每組3-4篇文章,由籌組人撰寫主題及籌組說明,附上各篇論文摘要(請合并為一個word檔,以籌組人姓名為檔名)。
二、年會主題說明:研究新世代
以下為本次年會征求主題論文的各子題說明。如果你的論文研究年輕世代的相關議題,但不能被歸類在以下主題,也歡迎你投稿:
1、新世代的行動主義
2、新世代的愛情、婚姻、家庭、人口
3、新世代的信息文化大革命
4、新世代的跨界經驗
5、新世代的職場處境與階層化
26、2012中國文學之學理與應用——文化創意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2年3月16日(周五)
地點:銘傳大學桃園校區(桃園縣龜山鄉大同村德明路5號)
主辦單位: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
議程:會議主題:文化創意與文學
27、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第14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2012年5月4至5日(周五至周六)
地點:淡江大學淡水校園驚聲國際會議廳(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主辦單位: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議程:
會議主題:「經典詮釋與解讀」。
會議子題:
(一)文獻詮釋與解讀
(二)文獻與社會
(三)文獻與文化
(四)文獻解讀與語文研究
(五)出土文獻之詮釋與解讀
資料來源:臺北《漢學研究通訊》等 陳友冰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