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xx国产_蜜桃精品视频_久久成人国产精品_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做人人_久久91久久_亚洲成人在线视频网

中國古代繪畫簡介(十三):明代士人畫

  5、吳偉

  (1459-1509),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年幼時流落至海虞(今江蘇常熟),為錢昕收養,伴其子讀,喜歡偷偷用筆墨畫山水人物。錢見而奇之說“想當畫工嗎”,即與筆札厚給養之。弱冠時到金陵,畫名遂起。成國公延至幕下,以小仙呼之,因以為號。成化,弘治年間兩次被召入宮,授錦衣衛鎮撫等職,待詔仁智殿。相傳吳偉為人個性戇直,有氣岸而豪放,好劇飲狎妓,人欲得其畫者,則載酒攜妓往。一日被詔時正正醉,宦官扶掖入殿,命作“松泉圖”。吳偉跪翻墨汁,信手涂抹,憲宗嘆曰:“真仙筆也?!庇中⒆诿嫹Q旨,授錦衣百戶,賜印章曰“畫狀元”。又嘗游杏花村,酒渴,從老嫗索茶。第二年復過之,老嫗已謝世。援筆追寫其像,其子見之大慟,乞而藏之。又嘗飲友人家,酒間作畫,戲取蓮房濡墨印紙上數處,莫測其用意,忽起縱筆揮灑成捕蟹圖,最為神妙。他最后一次被召是武宗即位時,未就道而因飲酒過量醉死,享年僅五十歲。
  
  吳偉是江夏派創始人,畫風與浙派相近,取法南宋院體,承襲馬遠、夏珪遺風。善畫水墨寫意、精山水,落筆健壯,最長于白描人物。時與杜堇、沈周、郭翊齊名。用筆奔放,畫時潑墨如云,旁觀者駭,巨細曲折,各有條理,人皆為之嘆服。早年畫法比較工細,中年后變為蒼勁豪放、潑墨淋漓一格。筆墨恣肆,神韻俱足。山水樹石俱作斧劈皴。白描尤佳。畫人物出自吳道子,縱筆不甚經意,而奇逸瀟灑動人,所畫仙人道士,氣態軒昂,悠閑從容,已非宗教迷信禮拜之對象,而是封建士大夫理想人物的體現。傳其畫法的有蔣嵩、張路、宋臣、蔣貴、宋澄春、王儀等,被稱為“江夏派”。

  吳偉多種畫風均有代表作。山水畫如《溪山漁艇圖軸》、《長江萬里圖卷》、《灞橋風雪圖軸》(均藏北京博物院),都用粗筆寫意法,筆墨雄勁酣暢,縱橫揮灑,極富雄闊氣勢。人物畫白描精品有《鐵笛圖卷》(藏上海博物館)、《問津圖卷》、《歌舞圖軸》、《武陵春圖卷》(均藏北京博物院)等,水墨粗筆則有《柳下讀書圖軸》(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仙女圖軸》(藏上海博物館)、《雪窗讀書圖軸》(藏山東省博物館)等。但也同戴進作品一樣,也有不少偽品,如《松陰觀瀑圖軸》、《柳橋高士圖軸》(均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俱是明人仿本。

  溪山漁艇圖?? 又稱《漁樂圖》,紙本,水墨,縱270.8厘米,橫173.5厘米,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漁樂圖》是吳偉經常描繪的題材。這幅《溪山漁艇圖》是現存吳偉作品中最大的一件。畫面描繪湖山相接,漁舟停泊的港灣景象,表現出對安居樂業的恬靜生活的向往?!稘O樂圖》畫面構圖樸實自然,近景描繪岸邊石塊磊磊,和枝干橫斜的老樹,水邊停泊幾艘漁舟,并且一一刻畫出漁人閑坐、對語、備炊、垂釣、下網等情景,體現出漁樂的主題。中景山巒疊起,連綿起伏向遠方延伸;山腳與水邊沙磧,以及曲折的河岸,造成畫面的縱深感。左邊一角露出土坡、叢樹、垂柳,遠景是隱約的遠山,使景界更加廣闊。平靜的湖水和遠近的漁舟把近、中、遠景聯為一體,整個畫面比較真實地再現出自然景色和漁民生活。這幅畫如果與元代畫家吳鎮的(漁父圖)相比,吳鎮的畫主要是表現超然世外、自得其樂的一種心境,而吳偉的《漁樂圖》則是描繪現實生活的景象。可見元代文人畫家與明代職業畫家的山水畫在藝術上的不同追求。

  《漁樂圖》在畫法上,作者用筆簡練勁健,山石樹木及漁舟,多以側鋒勾勒,線條轉折多變,充滿著動勢。用墨明潔、輕快,或以干筆渴墨勾皴,或以濕筆渲染,或以焦墨提神,畫家把墨色的干、濕、濃、淡,有機地構成水墨淋漓的生動畫面。尤其是運筆的迅疾威猛,橫涂豎抹,似乎隨興所至,一氣呵成,而洋溢出撼人的氣勢,同時筆墨所塑造出景物的遠近虛實,又是那么真切自然,真可謂縱恣揮灑而不流于草率狂怪。這是吳偉山水藝術的成功之處,也是吳偉的傳人往往失敗的地方。

吳偉《溪山漁艇圖》

  鐵笛圖卷 紙本、白描,縱32.1厘米,橫155.4厘米,現藏上海博物館。

  《鐵笛圖卷》為吳偉人物畫中白描精品,為早年作品,筆法細謹清秀。是圖取材于元代詩人楊維楨的故事。畫一高士坐在石臺旁,低首凝思、右手上提,似在按動著手指推敲曲譜,此應為楊維楨像。左側站立一侍女,手捧鐵笛;二姬面對石臺列坐在圓凳上,一姬拈花插發,一姬持扇掩面,神情含蓄。衣紋描繪簡潔明快,線條轉折跳動,如行云流水。右下角以勁利的筆法寫出古柏和石臺旁的虬松老枝盤結的姿態。款署:“成化幾次甲辰四月二十八日,湖南小仙吳偉畫。”下有朱文“楚郡吳偉次翁書畫記”印,為吳偉傳世最早作品。圖后有明代祝允明、王寵、文彭,清代姜紹書、顏世清,近人馮超然、吳湖帆題跋。張大千見到吳湖帆收藏的此畫后,師此畫法繪一《執扇仕女圖》,并在題跋中評價吳偉說:“吳小仙人物,人往往病其粗獷,不知其白描人物直逼龍眠(李公麟),有非仇廣父(仇英)所能望及者。吾友吳湖帆所藏鐵笛圖卷,全用曲筆,尤為僅見之本。余此幅略師其意?!?/p>

吳偉《鐵笛圖卷》

  6、陳子和

  生卒年不詳,時代與吳偉接近。號酒仙,福建浦城人,《閩畫記》作建安(今福建建甌)人,初為塑工,后改習畫,專作水墨人物,亦工寫意羽禽,兼工山水。筆意散逸,瀟灑出塵,不墮俗格。山巖樹木蒼潤怪奇,評者謂在吳偉、郭詡之間,為“浙派”畫家之一。

  傳世作品有《古木酒仙圖》軸,現藏美國王已千先生懷云樓;《蘇武牧羊圖》軸,藏浙江嵊州市文管會;《蘆雁松鶴圖》雙軸圖錄于《水墨美術大系》;《雙鷲圖》軸藏美國弗利爾美術館;《松巖山雞圖》軸藏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蘇武牧羊圖 絹本,設色,藏浙江嵊州市文管會。

  圖繪《漢書·蘇武傳》中蘇武在北海雪地牧羊故事,是歷史人物畫中較為常見的題材?!忝枥L蘇武手持使節,或坐或立,姿態寧靜,神情溫和。此圖則不同,蘇武面部微仰,斜看寒柯,兩袖拱胸前,不僅扶節,而且腰掛佩刀。兩眼炯炯有神,正氣凜然。背景用淡墨烘染,寒氣迫人,襯托出主題人物威武不屈的忠貞氣質。人物、羊群、老樹、荒草,筆墨縱橫揮灑,奔放中不失法度,畫風屬吳偉一路。時代也相接近。陳子和作品傳世較少,此圖為其七十一歲時作,尤為難得。

陳子和《蘇武牧羊圖》

  7、邊景昭

  生卒年不詳。字文進,福建延平府沙縣(今福建沙縣)人,祖籍隴西(今屬甘肅)人,永樂年間(1403-1442)任武英殿待詔,至宣德時(1426-1435)仍供奉內廷。后為翰林待詔,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畫。他為人曠達灑落,且博學能詩,是明代院體畫家中影響較大的工筆花鳥名家,他畫的翎毛與蔣子成的人物、趙廉的虎,曾被稱為“禁中三絕”?!?/p>

  邊文進與時任皇帝侍讀的翰林學士解縉交往甚密。邊文進回鄉探親時,解縉贈詩:“當代邊鸞最得名,幾回待詔話西清。春風做伴歸鄉郡,若見房山為寄聲?!睋睹魇?26,宣宗實錄》載:宣德元年(1426)十二月,邊文進因接受他人賄賂獲罪被革職。宣宗訓斥說:“爾以小藝得官,敢持恩貪縱”。此時邊文進已是70多歲的老人?!吧弦云淅?,不可加刑,俗革其冠帶,令為民?!彪S長子邊楚芳返回故里,繼續他的繪畫生涯,并在家鄉謝世。

  邊景昭繼承南宋“院體”工筆重彩的傳統,精畫禽鳥、花果。能深入生活,體察細微,注重物象的形神特征,其墨線氣力十足,變化豐富,精謹細微,柔韌相宜。筆下的花鳥,花有姿態,鳥有神采,有“花之妖笑,鳥之飛鳴,葉之蘊藉,不但勾勒有筆,其用筆墨無不合宜”之說。其作品工整清麗,筆法細謹,賦色濃艷,高雅富貴。

  邊景昭創立的花鳥畫風,在當時已蔚成一派,對明代宮廷繪畫亦頗有影響。宣宗朱瞻基的諸多御筆花鳥即仿邊氏,如《花下貍奴圖》、《猿戲圖》、《三羊開泰圖》、《壺中富貴圖》、《子母雞圖》(均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等,均屬細膩而清雅、寓吉祥含意的工筆設色畫,正德三年張世通跋《宣德寶繪冊》中即指出:“國初邊景昭有八節長春之景,當時御筆亦多仿其意,于令節賜大臣?!背苫觊g馳名的林良,以水墨法見長,但最初也宗法邊景昭一路,今存世作品中,《山花白羽圖軸》運工筆重彩法,風格就很接近邊氏。稍后弘治年間的呂紀,淵源更來自邊景昭。在明代宮廷繪畫鼎盛時期,邊景昭的花鳥深受贊賞,評價甚高。詩曰:“邊公花鳥冠當時,內苑皆稱老畫師。留得宣和遺跡在,令人披玩動哀思。”

  存世之作有《三友百禽圖軸》、《歲朝圖軸》、《百喜圖軸》(皆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雪梅雙鶴圖軸》(廣東省博物館藏),安樂豐登圖軸》(日本藏)以及與中書舍人王紱合作《竹鶴雙清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其中《三友百禽圖軸》和《百喜圖軸》中的花卉翎毛以北宋“院體”為本,山石則源自南宋馬、夏,勾線粗勁方折,皴法運側鋒斧劈,粗細對照,剛柔相濟,設色、水墨映襯,使作品于工妍中別具雄健韻致?!吨聱Q雙清圖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和《雪梅雙鶴圖軸》(廣東省博物館藏)則更多清雅格調,于精微中透出雍容渾樸的氣象。

  其子邊楚芳、楚善、楚祥及外甥俞存勝、女婿張克信等均得其家傳,亦長于花果翎毛。邊楚善今存有《夏景聚禽圖軸》,藏于日本。

  三友百禽圖軸 卷軸、絹本、設色,縱152.2厘米,橫78.1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畫為邊景昭于永樂十一年(1413)所繪。畫面松竹梅歲寒三友并植,寓意君子之德,百鳥聚集,隱喻百官朝拜天子,順承天意、熙寧祥和的立意,凸現吉祥瑞應的象征意義;同時,象形刻畫也生動活潑,尤其百禽的動姿,或跳躑,或鼓噪,或飲啄,或顧盼,悉盡其態,氣氛熱鬧歡快;諸鳥細致入微的描繪,使品類意義可辨,布滿全幅的構圖,呈現“茂密”的特點,畫風工細精微又富裝飾性,此作堪稱邊氏最具宮廷花鳥特色的佳構。自題落款是:“永樂癸巳秋七月,隴西邊景昭寫三友百禽圖于長安宮舍”。

邊景昭《三友百禽圖軸》

  竹鶴雙清圖? 紙本、設色, 縱109厘米 橫46.6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與中書舍人王紱合作。圖中有竹和鶴,故曰“雙清”,也有兩人之間的友誼和品格上的自喻其中竹石為王紱所畫。王紱善畫竹,他筆下的竹雖承前人文同、吳鎮墨竹畫遺風,但行筆更勁逸瀟灑,狀物法度更精嚴,強調筆墨韻味和文人情懷,瀟灑簡括,意態飛揚,很有文人畫的清幽之境。有“出姿媚于遒勁之中,見灑落于縱橫之外”之評,故當時稱他畫竹“為國朝第一手”。

  鶴為邊景昭所繪。主體雙鶴均作近景特寫,或低首俯身,或引頸翹首,氣宇軒昂又悠然自得;白鶴本身形成三色對比,丹頂、白身、黑尾、猶如“萬綠叢中一點紅”,皎潔華美,極富色彩裝飾美;翠竹背景,又映襯出幽曠出塵的品格;總體風格既不同于北宋的過于柔細,又有別于南宋的一味蒼勁,工麗與清雅和諧結合,精細與洗練因物而施,其格調亦帶平民化貴族品位。

王紱、邊景昭《竹鶴雙清圖》

  8、沈周

  (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長洲(今蘇州)人。出生于書畫世家,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父親沈恒吉,又是杜瓊的學生,書畫乃家學淵源。父親、伯父都以詩文書畫聞名鄉里自幼在文學藝術方面受到家庭及親朋的熏陶。為人聰慧,年十一,游南都,作百韻詩,上巡撫侍郎崔恭。崔面試《鳳凰臺賦》,援筆立就,恭大嗟異。及長,書無所不覽。學識淵博,富于收藏。沈周一生家居讀書,吟詩作畫,優游林泉,一生未應科舉,始終從事書畫創作。父親死后,有人勸他入仕途,巡撫王恕等亦邀其入幕,均以母老無人侍奉推辭。文征明因此稱他為飄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但沈周淡薄名利卻又沒有名士的倨傲,平和近人,要書求畫者“屨滿戶外”,“販夫牧豎”向他求畫,從不拒絕。甚至有人作他的贗品,求為題款,他也欣然應允。當地曹太守新屋落成,搜羅畫家為其楹廡作畫,沈周亦在其中。差役前來差派,沈周曰:“毋驚老母,旦夕往畫不敢后”客人頗不平曰:“太守不知先生,何賤先生于此?渴貴游可勿往?!鄙蛑艽鹪唬骸巴哿x也,豈有賤哉?謁而求免,乃賤耳。”后來郡守入朝覲見,吏部的官員問他:“沈先生還好吧?”郡守不知道沈先生為何人,便隨口答道“沒事?!卑菀妰乳w大學士,李東陽也問他:“沈先生有托你帶來的簡牘嗎”郡守更加驚訝,又敷衍說:“有,但是沒來。”郡守出來,倉皇去見侍郎吳寬,問他沈先生是誰?吳寬詳細的說了他的樣子,才知道就是給他的差役帶來的畫墻先生??な匾换氐教K州,就去拜見沈周道歉,并要求賞頓飯,吃過再回去。從此則軼事也可見沈周的為人處世。

  沈周在繪畫詩文和書法方面都有相當的造詣,為文摹《左傳》,詩擬白居易、蘇軾、陸游,。與文征明、唐寅等人在明代文學復古運動逆流中獨樹一幟,在文學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今存詩作多為題畫詩,如成化三年(1467年)為老師陳寬(醒庵)七十歲大壽所作的祝壽圖《廬山高圖》的題畫詩,長篇古風《廬山高》。詩中描繪了廬山的奇峰瀑水,充滿氣勢和想象力:“西來天塹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回崖沓嶂鬼手擘,澗道千丈開鴻。瀑流淙淙瀉不極,雷霆殷地聞者耳欲聾。時有落葉于其間,直下彭蠡流霜虹。金膏水碧不可覓,石林幽黑號綠熊。其陽諸峰五老人,或疑緯星之精隳自空”。詩中以畫家的洞察力寫出一位淡泊名利、文藻風流的老學者、老壽星肖像,內中也表達了作者的仰慕與追求:“我常游公門,仰公彌高廬。不崇丘園肥遁七十淫,著作白發如秋蓬。文能合墳詩合雅,自得樂地于其中。榮名利祿云過眼,上不作書自薦,下不公相通公乎!浩蕩在物表,黃鵠高舉凌天風”。以一首長篇古風作為題畫詩,這在歷代題畫詩中俱為少見!題畫詩中的絕句則清新可喜,亦能從中見到其生活趣味和書畫旨歸,如“嫩黃楊柳未藏鴉,隔岸紅桃半著花。如此風光真入畫,自然吾亦愛吾家”(《題畫》);“雪魄冰花涼氣清,曲闌深處艷精神。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梔子花》)他把這種詩風與畫格相結合,使所作之畫,更具有詩情畫意。其書法師黃庭堅,以行、楷為主,書風“遒勁奇崛”,晚年書法老辣蒼勁,為明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一。

  沈周尤工于畫,有的評者謂為“明世第一”。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門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明四家”,在元明以來文人畫領域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在繪畫方法上,沈周早年承受家學,兼師杜瓊。后來博取眾長,出入于宋元各家,主要繼承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吳鎮的水墨淺絳體系。又參以南宋李、劉、馬、夏勁健的筆墨,融會貫通,剛柔并用,形成粗筆水墨的新風格,自成一家。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歲以后始拓大幅,中年畫法嚴謹細秀,用筆沉著勁練,以骨力勝,晚歲筆墨粗簡豪放,氣勢雄強。沈周的繪畫,技藝全面,功力渾樸,在師法宋元的基礎上有自己的創造,發展了文人水墨寫意山水、花鳥畫的表現技法,成為吳門畫派的領袖。所作山水畫,有的是描寫高山大川,表現傳統山水畫的三遠之景。而大多數作品則是描寫南方山水及園林景物,表現了當時文人生活的幽閑意趣。

  沈周的繪畫為傳統山水畫作出了兩大貢獻:一是融南入北,弘揚了文人畫的傳統。如沈周的粗筆山水,用筆融進了浙派的力感和硬度,丘壑增添了守人之骨和勢,將南宋的蒼茫渾厚與北宗之壯麗清潤融為一體,其抒發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變為宏闊平和。二是將詩書畫進一步結合起來。他的畫中多題詩,其畫和題畫詩在當時被稱為“二絕”。詩風清健秀美,到老年則“踔厲頓挫,濃郁蒼老”,他把這種詩風與畫格相結合,使所作之畫,更具有詩情畫意。其書法師黃庭堅,以行、楷為主,書風“遒勁奇崛”, 他將書法的運腕、運筆之法運用于繪畫之中,與他的山水畫蒼勁渾厚十分相似、協調。

  繪畫代表作品有:《仿董巨山水圖》軸、《滄州趣圖》卷、《卒夷圖》、《墨菜圖》、《臥游圖》(俱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廬山高圖》、《三檜圖》(臺北故宮博物院),《東莊圖》、《牡丹》軸(南京博物院),《盆菊幽賞圖》、《煙江疊嶂圖》(遼寧博物館)。

  廬山高圖 紙本、淡設色、縱193.8厘米,橫98.1厘米,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廬山高圖》創作于明成化丁亥年(1467),乃沈周四十一歲時之作,為其中年時期杰出巨構,這也是他一生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此圖是沈周為他的老師陳寬(醒庵)七十歲生日精心繪制的祝壽圖。陳寬先祖是江西人,自稱“廬山陳汝言”,元末著名詩畫家,所以沈周以廬山的崇高博大來贊頌老師的品德和學問。

  此畫采用全景式構圖,以高遠法布置畫面,山巒重疊,草木繁茂,結構嚴謹,氣勢雄偉。近景由畫面右下角山坡上兩棵虬勁盤曲的勁松構成,中景以著名的廬山瀑布為中心,飛流直下,飛瀑之下有一老叟佇立靜觀于石上,若有所思。其間木橋斜跨,打破流水飛白的呆板。兩側峭壁威嚴內斂,其瀑布左側崖壁的石塊紋理具有內向的動勢,與右側位于中心的山岡岸壁,似乎產生一種力的碰撞,從而加強山岡向上的張力。下段兩株高大的勁松,其姿態明顯與中段山岡向上的趨勢相呼應,把觀者的視覺自然引向畫面上段,上段主峰雄偉,兩邊奇峰兀立,云霧浮動。主峰山巒重疊,云蒸霞蔚,給人以崇高雄渾,厚重質樸之感,似乎寓意老師的寬厚博大的人格精神。整幅構圖自下而上,由近及遠,近、中、遠景相連,一氣呵成,貫串結合而形成S形曲線。畫面布局疏郎,厚重凝煉,有條不紊。賓主和諧,渾然一體。這種構圖法很像南宋院體的程式,近景的處理也和馬遠的“一角”之景十分相似,沈周的個人特色在這幅畫中也初見端倪。畫幅右角篆文”廬山高”,并書古體長歌一首:畫幅右上題有長篇古風一首,氣勢恢宏,豪邁雄健。在歷代題畫詩中為少見。后署“門生長州沈周詩畫,敬為醒庵有道先生壽?!薄?/p>

  《廬山高圖》是屬于所謂“細沈”之作。這幅畫在畫法上是借鑒元代畫家王蒙的技法,山峰多用解索皴,筆法穩健,充滿著強烈的節奏和力感。中段山岡用折帶皴,與王蒙《葛稚川移居圖》畫法有些相似,墨色較淡,皴筆精細,表現出崖壁的險峻。左邊崖壁先勾后皴,墨色較重,并以焦墨密點,顯得蒼郁幽深。整個畫面山石、層巖,稠密交疊,一峰一石,作者都以皴、點組成濃淡、疏密的遠近層次,顯示出樸茂蒼郁的山色。其細節之處,如山中自云,山上的雜樹小草,石階、小路,以及人物等都畫得一絲不茍,顯示出畫家的旺盛的精力和嚴謹認真的創作精神。然而,由于作者在畫法上盡力模仿王蒙,企圖重現元人的畫風,因此盡管畫得很完美,但從整體看卻缺少元人那種不激不勵的平淡天真的趣味,多少讓人感到有些做作的印象。

沈周《廬山高圖》

  臥游圖 紙本、水墨、淡設色?,F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作者所繪的冊頁,共十七頁。每頁縱27.8厘米橫37.3厘米。其中山水7頁,其余10頁均寫日常生活中習見的花卉、禽畜等。畫冊開首作者自書“臥游”二字,楷法勁健。以后各開依次畫的是:仿云林山水(水墨),杏花(設色),蜀葵(設色),秋柳鳴蟬(水墨),平波散牧(設色),梔子花(設色),秋景山水(水墨),芙蓉(設色),批杷(設色),秋山讀書(設色),石榴(設色),雛雞(水墨),秋江釣艇(設色),菜花(設色),江山坐話(設色),仿米山水(設色),雪江漁父(水墨)。每幅均有自題詩詞。末頁有跋,表白作者的創作意圖,是模仿東晉宗炳陶醉于山水美景和自然風物中的恬然自適之情:“宗少文(宗炳)四壁揭山水圖,自謂臥游其間。此冊方或尺許,可以仰眠匡床,一手執之,一手徐徐翻閱,殊得少文之趣。倦則掩之,不亦便乎,手揭亦為勞矣!真愚聞其言,大發笑。”

  全冊引首、畫、題詩、跋尾,成為統一的整體,表現著共同的意趣,冊中所繪山水、花鳥,清新、質樸,自然天趣。作者運用多種畫法,抒寫各自意趣,也集中反映了沈周多樣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畫法也隨意靈活,設色或水墨,或沒骨,或勾勒渲染,形簡神完。下面所選的是《辛夷墨菜圖》是幅花鳥畫。紙本、水墨、淡設色,縱35.3厘米,橫59.7厘米。此畫分兩段,前段白菜,用水墨法,粗勁的墨線勾出菜莖,酣暢的濃墨渲染菜葉,真實而又洗練,筆墨饒有特色;后段繪折枝辛夷兩干,運沒骨法,淡墨與色彩相兼,狀物精微逼真。枝干挺勁,樹葉鮮潤,花色紫綠黃相間,淡雅明麗,生動表現了迎春花的盎然生意。

  沈周的花鳥蟲草等雜畫,或水墨,或設色,其筆法與墨法,在欲放未放之間,以后經過陳淳的繼承與發展,開啟了徐渭的潑墨寫意,而又經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的推波助瀾,形成了一股巨大洪流,在發展中國寫意花鳥畫上,沈周的作用和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沈周《臥游圖·辛夷墨菜圖》

  

Comments are closed.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日韩美女在线 | 美女又爽又黄免费视频 | 国产黄在线播放 | 久久九九免费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午夜黄色网 | 日本成人黄色片 | 国产精品一| 热99视频| 9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九色 |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精品国产31久久久久久 | 91在线精品秘密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三级 |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丁香 |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 免费91看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黄色毛片 | 噜噜色av |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黑人xxxx |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99国产精品免费 | 欧美精品一卡 | 国产中文视频 |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色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熟女毛毛多熟妇人妻aⅴ在线毛片 |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 | 久久国产精品区 |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 久久精选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