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考核古今談
自古而今,官員考核,不外由誰來考核及用什么標準考核。在古代,君主專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官員的考核,當然是皇帝說了算,皇帝的喜怒哀樂,直接決定大臣的升黜。而在今日的英美法德諸國,首相、總統(tǒng)、總理要由民眾投票來決定,民眾根據他們的德性與才能,來決定把手中的選票投給誰,也就是說,國家元首的選擇,由民眾來決定,德才兼?zhèn)涫俏ㄒ粯藴省1热鐒倓偮溥x的法國總統(tǒng)薩克齊,其之所以未能連任,首先是在他任內,法國的失業(yè)率不降反升;二,他當總統(tǒng)期間,生活奢糜,比如動用總統(tǒng)專機接兒子回國治病,一餐要花掉許多法郎等等,不能不說也是原因之一。民眾用手中的選票來考核選拔國家領導人。
當然,即使在中國古代,君主專政,但面對龐大的官員群體,由皇帝來決定升黜的僅僅是極少數高級官員,絕大多數中下層官員的考核,就還是有專門的機構與一定之標準的。比如在唐太宗時,就由“房玄齡、王珪掌內外官考”(《資治通鑒》卷一九三)。其依據的是“唐考法”:
凡百司之長,歲校其屬功過,差以九等。流內之官,敘以四善:一曰德義有聞,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稱,四曰恪勤匪懈。善狀之外,有二十七最:一曰獻可替否,拾遺補闋,為近侍之最;二曰銓衡人物,擢盡才良,為選司之最;三曰揚清激濁,褒貶必當,為考校之最;四曰禮制儀式,動合經典,為禮官之最;五曰音律克諧,不失節(jié)奏,為樂官之最;六曰決斷不滯,與奪合理,為判事之最;七曰部統(tǒng)有方,警守無失,為宿衛(wèi)之最;八曰兵士調習,戎裝充備,為督領之最;九曰推鞠得情,處斷平允,為法官之最……二十五曰市廛弗擾,奸濫不行,為市司之最;二十六曰牧養(yǎng)肥殖,蕃息滋多,為牧官之最;二十七曰邊境清肅,城隍修理,為鎮(zhèn)防之最。
那么,何為“善”,又何為“最”呢?從上述表述可看出,所謂“四善”,就是四種美德,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德行、清廉、公平與勤政;而二十七“最”,涉及二十七個行業(yè),能夠勝任你所在行業(yè)的管理職能者,就具備一最,“最”者,才能是也。可見,在唐代,官員的考核,是把德行與才能綜合起來加以考察的。具體考核辦法如下:
一最四善,為上上;一最三善為上中;一最二善,為上下;無最而有二善,為中上;無最而有一善,為中中;職事粗理,善最不聞,為中下;愛憎任情,處斷乖理,為下上;背公向私,職事廢闕,為下中;居官諂詐,貪濁有狀,為下下。凡定考皆集于尚書省,唱第然后奏。(同上)
共分上中下三級,每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等,合計三級九等。從第一級來看,德才兼?zhèn)湔邽樯仙希挥胁哦滦腥币徽邽樯现校挥胁哦滦腥倍邽樯舷隆6诙壷校拍芤话愕滦胁诲e者為中上;才能一般具有一種德行者為中中;才能一般德行也一般者為中下。最下層的則是德才均缺,但據其程度的輕重又可分為三級:
愛憎任情,處斷乖理不失為下上;背公向私,職事廢闕則為下中;最差的則是居官諂詐,貪濁有狀。
從唐代對官員的考核辦法可看出,德才兼?zhèn)湔邽樽詈茫械律俨耪叽沃瑹o德無才卻假公濟私、諂媚上司、欺詐百姓、貪污腐化者為最差!只要主事的官員以一顆公平之心嚴格按照此標準來考核的話,則全天下大小官員之優(yōu)劣,一目了然!
由古人對官員的考核,不由想到今日官員之考核來。具體的考核辦法組織人事部門手里肯定會有的,只不過我等平民不得而知。但我想,不外德才兩個硬指標罷了,主事者也肯定是想通過這個標準,把德才兼?zhèn)洹⑹苊癖姄泶鞯墓賳T提拔起來,把那些缺德少才、貪污腐化、荼毒民眾的官員撤職查辦。具體的考核過程我們也不得而知,但考核結果卻不容樂觀,從已經查辦的貪官污吏的穢行中,我看到的多是據行賄多少、后臺大小來提拔任命官員。而從自己所親歷的事情來看,假如據唐考法來對號入座的話,則中下考的官員居多數,這又是為什么呢?相關部門為什么就不能任命一點上考的官員來呢?我百思不得一解。
只是擔心,如此以來,我們豈不是要愧對古人嗎?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