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xx国产_蜜桃精品视频_久久成人国产精品_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做人人_久久91久久_亚洲成人在线视频网

三、歷史(80種)

正史(26種)

正史(26種)

181.《史記》 漢·司馬遷 130卷.〔百衲本〕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事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武帝元狩元年,首尾將近三千年。分為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博大精深,脈絡分明。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82.《漢書》 東漢·班固 120卷.〔百衲本〕
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事始于漢高祖劉邦元年,終于王莽地皇四年。其體例與《史記》大略相同,惟改書為志,廢世家入列傳,并創《刑法》、《五行》、《地理》、《藝文》四志,成為后世紀傳體史書的準繩。

183.《后漢書》 南朝宋·范曄 90卷.〔百衲本〕
東漢的紀傳體斷代史,記事始于劉秀起兵推翻王莽,終于漢獻帝禪位于曹丕,跨越一百九十五年,剪裁得體,規避得法,錯落有致地描畫出東漢一代的世俗民情與人物百態。

184.《三國志》 晉·陳壽 65卷.〔武英殿本〕
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斷代史,分魏、蜀、吳三志,善于敘事,文筆簡潔,剪裁得當,備受推崇,與《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

185.《晉書》 唐·房玄齡等 130卷.〔武英殿本〕
兩晉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從司馬懿開始到晉恭帝元熙二年為止西晉和東晉的歷史,包括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并用“載記”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國割據政權的興亡。

186.《宋書》 南朝梁·沈約 100卷.〔武英殿本〕
南朝宋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劉裕建基至劉準退位首尾六十年的史實,包括紀十卷,志三十卷,列傳六十卷。全書以資料繁富而著稱于史林,為研究劉宋一代的基本史料。

187.《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 59卷.〔武英殿本〕
南朝齊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南朝蕭齊王朝自齊高帝建元元年至齊和帝中興二年共二十三年的史事,文筆簡潔,敘事完備,然多有曲筆諱飾之處,不免使該書的史料價值打了折扣。

188.《梁書》 唐·姚思廉 56卷.〔武英殿本〕
南朝梁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梁武帝蕭衍建國至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五十六年間的歷史。包括本紀六卷,列傳五十卷,無表志。取材豐富,剪裁得當,謀篇布局,章法井然。

189.《陳書》 唐·姚思廉 36卷.〔武英殿本〕
南朝陳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陳武帝陳霸先即位至陳后主陳叔寶被隋文帝滅國首尾三十三年間的史事,是二十四史中最短的一部。

190.《魏書》 北齊·魏收 130卷.〔武英殿本〕
北魏的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鮮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取代這一階段的歷史,分為本紀十二卷,列傳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其志尤有價值。

191.《北齊書》 唐·李百藥 50卷.〔武英殿本〕
紀傳體斷代史,雖以記載北齊歷史為主,但實際上記述了從高歡起兵到北齊滅亡前后約八十年的歷史,集中反映了東魏、北齊王朝的盛衰興亡。

192.《周書》 唐·令狐德棻等 53卷.〔武英殿本〕
紀傳體斷代史,雖以“周”題名,但實際上記述了從公元534年東西魏分裂到楊堅代周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歷史。以材料豐富見長,收錄了很多當時的重要文獻。

193.《隋書》 唐·魏徵等 85卷.〔武英殿本〕
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分為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主編魏徵剛正不阿,堅持紀傳應不為親者隱,不為尊者諱,弘揚了秉筆直書的優良史學傳統。

194.《南史》 唐·李延壽 80卷.〔武英殿本〕
合南朝宋、齊、梁、陳四代為一編的紀傳體史著,記載了自南朝宋武帝劉裕永初元年(420)至陳后主陳叔寶禎明三年(589)共一百七十年的歷史。

195.《北史》 唐·李延壽 100卷.〔武英殿本〕
記述北朝從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齊(包括東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代共二百三十三年的歷史,與《南史》可參照而讀。二史“編次別代,共為部帙”,貫通南北各朝,展現出一個宏大的歷史時空。

196.《舊唐書》 后晉·劉昫等 200卷.〔武英殿本〕
關于唐代的紀傳體史書。共二百卷,帝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記述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共二百九十年的歷史。

197.《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等 225卷.〔武英殿本〕
關于唐代的紀傳體史書,較《舊唐書》新增了不少史料,諸志大多比舊志詳細,還恢復了《史記》、《漢書》設表的傳統,立宰相、方鎮、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四表。

198.《舊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卷.〔武英殿本〕
五代十國的紀傳體史書,記述了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的五十三年間的歷史,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后一次大規模分裂割據的時期。

199.《新五代史》 宋·歐陽修 74卷.〔武英殿本〕
唐代設館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系歐陽修獨力撰成,推翻《舊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取法《南史》、《北史》,將五代融而為一,并仿效春秋筆法,多所褒貶。

200.《宋史》 元·脫脫等 496卷.〔武英殿本〕
關于宋代的紀傳體史書。全書分為本紀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傳世家二百五十五卷,是二十四史中最龐大的一部官修史書。

201.《遼史》 元·脫脫等 116卷.〔武英殿本〕
關于遼代的唯一史書,記載了遼代和建國以前的契丹及西遼的歷史,撰修草率,記錄簡略,重復甚多,錯訛疏略及相互牴牾之處也不少。

202.《金史》 元·脫脫等 135卷.〔武英殿本〕
關于金朝的紀傳體史書,記述了從女真族的興起到金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首作《世紀》一卷,記敘完顏部自始祖函普以來女真部興起的歷史。

203.《元史》 明·宋濂等 210卷.〔武英殿本〕
關于元朝的紀傳體史書,記述了從蒙古族興起到元朝建立和滅亡的歷史,包括本紀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傳九十七卷。由于成書倉促,而且出于眾手,錯謬甚多。

204.《明史》 清·張廷玉等 332卷.〔武英殿本〕
關于明朝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纂修時間最長的一部官修史書,達九十五年之久。以剪裁得體、材料翔實、敘事穩妥、行文簡潔,歷來為史家所稱道。

205.《新元史》 柯劭忞 257卷.〔庚午重訂本〕
柯氏以《元史》為底本,歷經三十年獨力修撰而成,對蒙古族世系源流、諸大汗國始末、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宋末入元隱逸志士增立紀傳,對百官、兵、刑、食貨等志多有輯補,是近代篇幅巨大的一部斷代史。

206.《清史稿》 趙爾巽等 529卷.〔關外二次本〕
關于清代的紀傳體史書,上起努爾哈赤稱帝,下至宣統三年清朝滅亡,并涉及到辛亥革命以后的張勛復辟、溥儀離宮出走天津、王國維投北京昆明湖自殺等事件。全書未最后定稿,故稱《清史稿》。

別雜史(54種)

207.《逸周書》 戰國 10卷.〔抱經堂本〕
先秦古籍,是一部周時誥誓辭命的記言性史書,相傳乃孔子所刪百篇之馀,故不入六經。敘事上起周文、武王,下至春秋后期的靈王、景王,為研究周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208.《世本》 漢·宋衷注 1卷.〔茆泮林輯本〕
戰國時期史官所撰,漢代學者宋衷為之作注,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本姓氏譜牒學經典,主要記載上起中華始祖黃帝、下迄春秋時期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是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發展的重要參考資料。

209.《竹書紀年》 2卷.〔四庫全書本〕
先秦戰國時期魏國人所編寫的一部編年體史書,記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戰國的史事,所記與傳統經典文獻的記載頗多違異,但有些記載卻能與甲骨、金文相符合,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

210.《春秋左傳》 12卷.〔阮元校刻本〕
“春秋三傳”之一,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贍的編年體史書。以《春秋》為綱,按照魯國君主的次序,記載了自魯隱公元年(前772年)至魯悼公十四年(前453年)間春秋霸主遞嬗的歷史,被梁啟超譽為“商周以來史界之革命”。

211.《國語》 戰國 20卷.〔黃氏士禮居仿宋刻本〕
我國第一部記言體國別史,又稱之為《春秋外傳》,以國分類,各自成章,分別記載了上起周穆王,下至魯悼公,約五百年間,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的歷史。

212.《戰國策》 漢·劉向集錄 34卷.〔雅雨堂校本〕
戰國時期的史料匯編,為敘事體,記言為主,因國分類,各自成策,反映了各諸侯國之間尖銳復雜的兼并斗爭和謀臣策士往來游說的言行,開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之先河。

213.《列女傳》 漢·劉向 7卷.〔四部叢刊本〕
記述古代婦女事跡之書,分為《母儀》、《賢明》、《仁智》、《貞順》、《節義》、《辨通》、《孽嬖》七卷,每卷介紹十五名女子,歷述各人之功德,影響甚大。

214.《吳越春秋》 漢·趙曄 10卷.〔清顧有觀本〕
記述春秋吳越兩國之書,介乎史家與小說家之間。前五篇述吳事,稱內傳,記載了從太伯立國到夫差亡國;后五篇述越事,稱外傳,記載了從大禹治水到勾踐稱霸后傳八世失國。

215.《越絕書》 漢·袁康 19篇.〔四部叢刊本〕
記載吳越歷史、地理的重要典籍,以春秋末年至戰國初期吳越爭霸的歷史事實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兩漢,旁及諸侯列國。各篇皆直敘其事,中間多載吳越君臣問答之語,雜有議論。

216.《華陽國志》 晉·常璩 12卷.〔函海本〕
我國現存最早的方志之一,內容上歷史、地理、人物三結合,體裁上地理志、編年史、人物傳三結合,是方志史上的一個創舉。

217.《高士傳》 晉·皇甫謐 3卷.〔古今逸史本〕
該書記載了上古傳說時代至魏晉間歸隱不仕的高士96人,比較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及一部分知識分子的社會生活,甚至于一個側面的社會歷史。

218.《山海經》 戰國·佚名 18卷.〔晉郭璞山海經傳本〕
古代地理類史書,計山經五,海經十三。記大小名山五千三百七十,河流大澤三百馀,動物一百二十七種,異國九十五,所載地理、博物、故事、巫術、神話極為豐富,自古號稱奇書。

219.《水經注》 北魏·酈道元注 40卷.〔王先謙校本〕
注釋《水經》的歷史地理專著,以河水(黃河)和江水(長江)為主線,由南向北分述南北朝時期遍布我國甚至域外的大小河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條,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220.《晉五胡指掌》 明·張大齡 3卷.〔明萬歷三十九年張養正刻本〕
記述十六國北朝各政權的興亡過程,“興廢始末,煥焉在目”,對于了解這一時期紛繁歷史的主線,具有相當的史料價值。

221.《前漢紀》 漢·荀悅 30卷.〔四庫全書本〕
《漢書》的編年體,分為十二紀,敘事時間和《漢書》一樣,起于劉邦稱王,終于王莽滅亡,共二百三十一年,向有“詞約事詳”之譽。

222.《后漢紀》 晉·袁宏 30卷.〔四部叢刊本〕
關于東漢的編年體史書,分為十一紀,敘述東漢一代一百九十八年的歷史,成就很高,足可與《后漢書》互相參證。

223.《洛陽伽藍記》 后魏·楊衒之 5卷.〔如隱堂本〕
北魏洛陽佛寺地理專著,按地域分為城內、城東、城南、城西、城北,記述佛寺七十馀處。在對諸多佛寺形制規模的描摹和始末興廢的勾勒中,反映了廣闊的政治經濟背景和社會風俗人情。

224.《貞觀政要》 唐·吳兢 42卷.〔明成化刊本〕
政論類史書,所記基本為貞觀年間唐太宗與魏徵等四十五位大臣的問答,也有大臣的勸諫奏疏及政治、經濟上的重大措施,對唐太宗君臣治國安邦的經驗進行了全面總結。

225.《大唐西域記》 唐·玄奘 12卷.〔高麗新藏本〕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西行印度十六年間之游歷見聞錄,按親身經歷的先后為序,記述了西域一百二十八個邦國的都城、疆域、地理、歷史、語言、文化、生產生活、物產風俗、宗教信仰等情況。

226.《順宗實錄》 唐·韓愈 5卷.〔海山仙館叢書本〕
韓愈的史學代表著作,按時序記述了順宗朝永貞元年(805年)一月至八月的史實,并上溯順宗李誦在藩邸的情況,下延死后葬于豐陵,為研究唐史提供了許多珍貴資料。

227.《五代史補》 宋·陶岳 5卷.〔豫章叢書本〕
系作者記錄自幼及長所得傳聞之作,記述了許多梁唐晉漢周五代重要史事,于南方諸國遺事采錄甚詳,向來為治五代史者所重視。

228.《資治通鑒》 宋·司馬光 294卷.〔世界書局縮印本〕
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規模宏大,歷時十九年始完成。記事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顯德六年(959年),敘事簡潔,文筆優美,考據精審,與《史記》并稱史學之雙璧。

229.《續資治通鑒》 清·畢沅編著 220卷.〔清馮集椿本〕
編年體史書,時間上承《資治通鑒》,起自宋太祖建元元年(960),迄于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含宋紀、元紀兩大部分,研究宋元歷史,不可不讀。

230.《通鑒紀事本末》 宋·袁樞 42卷.〔四部叢刊本〕
我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著,以《資治通鑒》為基礎,依事件為中心,區別門目,分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獨立成篇,歸并為239個標題,在歷史編纂學上別開生面,創造了一種新體裁,形成了與編年、紀傳鼎足而三的格局。

231.《吳地記》 唐·陸廣微 1卷.〔四庫全書本〕
今存最早的蘇州地方志,也是存世不多的唐人地志之一。書中詳記唐時蘇州及所領吳、長洲、嘉興、昆山、常熟、華亭、海鹽七縣的沿革掌故,是研究唐代江南經濟人文狀況的重要資料。

232.《蠻書》 唐·樊綽 10卷.〔武英殿聚珍本〕
又名《云南志》、是現存最為完整的一部唐代有關南詔歷史的專著,記載南詔山川城鎮、風俗物產、民族疆界及典章制度等,系統詳細,是研究古代云南史地的重要典籍。

233.《唐律疏議》 唐·長孫無忌等 30卷.〔四庫全書本〕
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分為律文和疏文兩部分,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反映了唐代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對古代亞洲各國法典影響巨大。

234.《唐六典》 唐·李林甫等 30卷.〔南宋本〕
現存最早的一部會典,所載官制源流自唐初至開元止,記述唐代中央與地方各級政府組織機構、官員編制(包括定員與品級)及其職權范圍等內容,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235.《通典》 唐·杜佑 200卷.〔四庫全書本〕
中國第一部典章制度的百科全書,通記歷代典章制度建置沿革史,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唐玄宗天寶末年,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在中國史學發展上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236.《通志略》 宋·鄭樵 52卷.〔明汪刻本〕
《通志二十略》的簡稱,包括《氏族略》《六書略》、《七音略》等二十篇,是歷代制度通史《通志》中最富有創造性的部分,每一略都相當于一部專題學術史,極具考索之功。

237.《史通》 唐·劉知幾 49篇.〔蜀本〕
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的史學評論著作,對中國古代史學作出了全面的總結,提出了較為系統的史學理論,是唐代以前中國史論的集大成之作。

238.《文史通義》 清·章學誠 8卷.〔四部備要本〕
史學評論名著,內篇五卷,外篇三卷,內篇涉及哲學、史學、文學、社會學等領域,外篇為方志論文集。書中提出了“六經皆史”的著名見解。

239.《唐才子傳》 元·辛文房 10卷.〔元刊影印本〕
唐代詩人小傳集,以登第先后為序,記述了三百九十八位唐代詩人的生平,對中晚唐詩人事跡所載尤詳。傳后有對詩人藝術得失的品評,頗有精辟之見。文筆雅潔,可讀性極強。

240.《唐語林》 宋·王讜 8卷.〔守山閣叢書本〕
系根據唐五代小說雜記資料分類編纂而成,多錄唐人嘉言懿行,同時也記述了政治史跡、名物制度、宮廷雜事、民間習俗,一向是研究唐史常用的要籍。

241.《大唐新語》 唐·劉肅 13卷.〔稗海本〕
筆記小說集。該書仿《世說新語》體例,分列十三門,記載唐代歷史人物的言行故事,起自唐初,迄于大歷,可由此窺知高祖至代宗朝政治事件和社會風尚,其中有些記載較兩《唐書》為勝。

242.《隋唐嘉話》 唐·劉餗 3卷.〔顧氏文房小說本〕
系仿劉義慶《世說新語》之體例而作,記述南北朝至唐開元年間歷史人物的言行事跡,以唐太宗和武后兩朝為多,是研究隋唐史的重要史料,新舊《唐書》和《資治通鑒》多于此取材。

243.《北夢瑣言》 宋·孫光憲 20卷.〔四庫全書本〕
記唐武宗以后及五代十國間事,涉及政治軼聞、士大夫言行和社會風俗民情,頗具史料參證價值,是治晚唐五代社會政治史的重要文獻。

244.《東京夢華錄》 宋·孟元老 10卷.〔四庫全書本〕
追述北宋都城東京開封府城市風貌的著作,所記大多為作者親見親歷,真切描繪了上至王公貴族、下及庶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北宋都市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的珍貴史料。

245.《夢粱錄》 宋·吳自牧 20卷.〔學津討原本〕
仿效《東京夢華錄》體例,述南宋都城臨安的風貌,凡郊廟、宮殿、山川、人物、市肆、物產、戶口、風俗、百工、雜戲、寺觀、學校等,無不備載,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246.《鐵圍山叢談》 宋·蔡絛 6卷.〔知不足齋叢書本〕
權臣蔡京之子蔡絛流放白州時所作,記載了從宋太祖建隆年間至宋高宗紹興年間約二百年的朝野掌故,色彩斑斕,異常豐富,可謂一部反映北宋社會各階層生活狀況的鮮活歷史長卷。

247.《容齋隨筆》 宋·洪邁 16卷.〔四庫全書本〕
考訂掌故名著,涉獵極廣,天文地理,諸子百家,文學詞章,民俗風情,無所不有,尤詳于宋代典章制度,考據精確,議論高簡,被后世推為南宋筆記作品之冠。

248.《老學庵筆記》 宋·陸游 10卷.〔陸氏家刻本〕
陸游晚年之作,記錄了大量當時的名物、典章制度和各種逸聞掌故,大多為作者親歷、親見、親聞之事,簡潔生動,如在目前,是筆記文學中的精品。

249.《大宋宣和遺事》 宋·佚名 4卷.〔涵芬樓排印本〕
民間講史話本,所記大都有史可據,多為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之朝野故實,集中反映了北宋衰亡和南宋南遷的政治狀況。其中所述梁山泊宋江起義故事,成為《水滸傳》的藍本。

250.《元豐九域志》 宋·王存等 10卷.〔聚珍版叢書本〕
北宋中葉地理總志,始于四京,次列二十三路,終于省廢州軍、化外州、羈縻州,記各州縣沿革,條理井然,舉綱撮要,文直事賅,內容豐實,獨具一格,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251.《桯史》 宋·岳珂 15卷.〔學津討原本〕
是記載兩宋時代朝野見聞的一部史料隨筆,以“公是公非”為寫作目的,通過許多目擊耳聞的朝野各階層人物的言行,憤怒地揭露了兩宋政治的腐敗黑暗,辭嚴義正,愛憎分明。

252.《元朝秘史》 元·佚名 15卷.〔連筠簃叢書本〕
十三世紀蒙古國宮修的史書,原文是畏兀兒體蒙古文,現存的是明四夷館的漢文本,系編年體,記載了成吉思汗祖先的譜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被稱為“金冊”。

253.《萬歷野獲編》 明·沈德符 30卷.〔姚氏扶荔山房刻本〕
明代筆記,記述起于明初,迄于萬歷末年,多為作者耳聞目睹,內容廣博,尤詳于典章制度和典故遺聞,許多史事較《明史》猶信,為研究有明一代歷史的重要史料。

254.《陶庵夢憶》 明·張岱 8卷.〔粵雅堂叢書本〕
散文小品文集。被稱為晚明小品的集大成者,系作者對昔年生活瑣事的回憶,文筆清越,細致入微,于抒情寫景之中,充滿無盡的故國之思。

255.《廣東新語》 清·屈大均 28卷.〔清康熙二十九年木天閣原刻本〕
關于廣東的地方風土筆記,記載了嶺南地區的天文地理、民情風俗、人物史跡、文學藝術、宗教傳說等,內容豐富,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256.《讀通鑒論》 清·王夫之 30卷.〔船山遺書本〕
王夫之晚年系統的史論代表作之一,是他在認真研讀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后有感而發撰成,對歷史上的治亂興衰作了多方面的評論,集中表現了王夫之發展進化的歷史觀。

257.《廿二史劄記》 清·趙翼 39卷.〔清廣雅書局本〕
歷代正史考證札記,系統考訂了從《史記》至《明史》的作者、編纂經過、成書年代、資料來源、編纂體例得失,辨其正謬,評其高下,是乾嘉時期三大考史名著之一。

258.《清代野記》 清·梁溪坐觀老人 4卷.〔民國野乘搜輯社本〕
系仿明代祝枝山《野記》而作,述有清一代之事,尤詳于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行文簡潔,長于刻畫人物,于清后期種種貪弊腐朽之處多所暴露,保存了許多珍貴的社會史料。

259.《庚子國變記》 清·羅惇曧 1卷.〔滿清野史續編本〕
記載晚清義和團始末的稗史名作,自1900年年初記至1901年10月止,記敘義和團運動興起、清政府政策的演變、八國聯軍進犯北京和慈禧太后的西逃以及回鑾等史實,

260.《海國圖志》 清·魏源 100卷.〔光緒平慶涇固道署重刊〕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較為詳盡系統的世界史地著作,摒棄了九洲八荒、天圓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觀念,樹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識,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网站 | 91精品网 | 亚洲 欧美 日韩在线 |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 久久只精品99品免费久23小说 | 欧美日韩免费视频 | 国产91亚洲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黄色短视频在线播放 | 日韩精品小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99九九久久 | 91精品国产精品 | 亚洲999|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久久 | 尤物yw| 日本最新黄色网址 | 久久久免费精品 | 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 | 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毛片久久99精品蜜桃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 91网站国产 | 日本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 |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 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影院 |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 麻豆精品网站 | 欧美在线a| 精品久久久精品 | 在线免费观看av网站 | 岛国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