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勝利,博士,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中文部主任。馮勝利教授把韻律構詞學理論引入漢語合成詞的研究,并且創建了“韻律句法學”的理論,將韻律句法與詞法的研究引入對外漢語教學。
馮教授開創的漢語韻律句法學,被評為是基于漢語語言事實和特點而進行的語言理論研究領域的重大貢獻。著作有《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漢語韻律句法學》等。
馮勝利:學問是做出來的
玉圣 文
和馮勝利聊天,談得最多、也最盡興的莫過于讀書、做學問以及
書里書外、書人書事了。說到20余載問學治學的最大感受,豁達幽默
的大馮板著面孔、一言以蔽之曰:“學問是做出來的。”
馮勝利常說自己是幸運的。當同齡人大都上山下鄉時,他被選入
師范學校培訓。1977年,他考入北京師范大學,先在歷史系攻古史,
兩年后又考入中文系陸宗達教授門下讀研究生,文史兼治。畢業后留
校任教,很快即留學美國,受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拉波夫教授,專攻
西方語言學。以中學的根基,加諸西學的洗禮,馮勝利如虎添翼,在
會通古今中西的學問之旅中,終于闖出了語言學的一片新天地——漢
語韻律句法學。這是馮勝利首創的以研究韻律制約語法現象及其規律
為主旨的一門嶄新的語言學分枝學科,其名篇《論漢語的韻律詞》、
《漢語韻律句法學引論》以及文集《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即
將出版的專著《漢語韻律句法學》,系統而生動地向世人顯示了這一
全新的學術領域的燦爛前景。
在馮勝利看來,做學問是為了挖掘現象、證實規律。他說,凡是
學術上的新解釋,應具備三點,即得之以理(理論)、證之以今(共
時)、驗之以古(歷時);“最理想的境界是‘三據'齊備:當代理
論的根據、現代資料的證據、古代文獻的考據——理據、今據與考據。”
有感于當今習古者忌涉當代、研今者絕不犯古的研究風氣,馮勝利一
再倡導古今通觀、通分并舉、共時歷時相互參證的語言學方法論。
“研究現象,貴在熟能別異;研究理論,貴在熟能生巧。只有借助已
有的理論,通過發掘新的現象,才能獲得新成果,創立新理論。”
馮勝利博士曾任教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現為堪薩斯大學終身教
授,兼任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四川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
《中國語言學論叢》副主編、《中國語言學年鑒》編委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