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真倫,1947年9月生,重慶奉節人,華中科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湖北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1982年畢業于南充師院,獲文學碩士學位。曾任教于重慶師院、四川師大,長期從事古籍整理及古代文學、古典文獻學以及歷史語言學的教學與研究。曾承擔國務院古籍整理七五規劃重點項目“韓愈全集校注”、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重點項目“韓集舉正匯校”、四川省教委重點項目“上古天文歷法與上古文化”、湖北省教育廳十五規劃項目“韓愈道統思想與民族文化精神研究”等科研課題。近期主要從事韓愈集的文本研究以及韓愈道統思想研究。
正式出版學術專著十馀部,其中《韓愈集宋元傳本研究》、《昌黎文錄輯校》、《筆記小說精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版)、《石頭希遷傳》(臺北佛光山出版社1999版)、《升庵詞品校證》(臺北華正書局1996版)等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在《文獻》、《文學遺產》、《中華文史論叢》、《古籍整理與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唐研究》、《中國邊疆史地研究》、《江海學刊》以及臺北《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孔孟月刊》、《中國語文》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馀篇。其中《從明道到載道——唐宋文道關系理論的變遷》側重于語言哲學及文論研究;《論朱熹對方崧卿〈韓集舉正〉的批評——方崧卿、朱熹校勘思想比較研究》側重于歷史語言訓釋及校勘學理論研究;《唐文三變:文學本體觀念的演變與唐代散文創作風尚的變遷——兼論文學革命的結構》等側重于文學史研究;《臺灣故宮博物院藏本〈昌黎先生集〉考述》、《韓愈〈昌黎先生集〉編次考》、《宋淳熙南安軍原刻本〈韓集舉正〉考述》等側重于文獻學研究;《韓文石本考》等側重于金石學研究;《韓愈〈順宗實錄〉考實》等側重于歷史學研究;《道統:民族文化傳統——論韓愈道統思想的根本性質》、《韓愈“性三品”理論的現代詮釋》、《蘇軾哲學思想試探》、《孔子人格思想試探》、《逍遙游:人格自由的三重境界》、《論荀子禮論的道德屬性》等側重于哲學文化學研究;《屈原即昭睢試解》、《薩都剌姓名族屬及家世考索》等側重于民族學研究;《婆利即驃國考—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黑水考》等側重于歷史地理學研究;《禮記月令天象年代考》等側重于科技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