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圣杜甫《春日憶李白》一詩中,有“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句,主要是在樂府和古體詩的風格上稱道其特點。實際鮑照和庾信的文學成就,可以說是多方面的,就其辭賦的擅場而言,也是先后在南北輝映的。
《蕪城賦》和《哀江南賦》這兩篇明遠和子山的馳名千古的辭賦,為何如此地有其代表性呢!在一般認為《蕪城賦》是憑吊孝武帝時,沈慶之平定劉誕之亂;廣陵城以及宮殿的被毀。由興盛而衰亡的殘敗凄涼,引起黍離之悲的騷人之賦。而在明遠筆下的《蕪城》純是客觀地感慨宮殿,王城的荒蕪,歌臺舞謝的傾頹,通篇辭賦,雖只有四百零五字,但也足能引發讀者有無盡之思而不覺其篇幅之短。
相對地,《哀江南》一賦,全文有二千九百六十五字之多,(包括并序三百七十八字),因為《哀江南賦》的鋪寫,有歷史的背景、自傳的成份。像子山對于國破家亡的悲哀,離鄉背井的鄉關之思;這些刻骨身受的體驗,遑論時代的不同,遭遇的各別,而賦哀的作者,本身就是這一場歷史劇的主角之一。雖然是主觀鋪寫,也正是時代的反映:讀者的同情也好、共鳴也好,取其鑒往知來也好,也竟不覺得其篇幅之長者,良有以也。
由于對文學的評觀,是多方面的:所以本文暫只就其隱語秀句,認為情思精妙之處,略作蠡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