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式》是一部與南北朝文學有密切關系的著作。本文討論《文鏡秘府論》部分內容(另一些內容另文討論)和《文筆式》的關系,及《文筆式》的年代。
一
《秘府論》西卷《文二十八種病》的前“八病”引劉說,以三、六同聲為筆之蜂腰病,以二、四同聲為五言詩之蜂腰病。而《文筆十病得失》前半與之有異。二、五同聲的蜂腰病,《十病得失》前半限定為“第一句”,《八病》引劉說則既指第一句,也指第二句。因此同一問題,觀點不同。日本《省試詩論》載爭論五言詩第二句是否須避蜂腰的兩派意見中,《十病得失》前半恰與大江匡衡所引《文筆式》一致,而《四聲指歸》和對立的另一派意見一致。從《秘府論》體例看,標題“‘文筆’十病得失”及前半和後半之間的“文筆式云”,可能說明其前半亦為《文筆式》。《十病得失》前半和《八病》引劉氏說相同的十八處,有形同實不同,有均同引前人成說,且《文筆式》本好引劉善經之說。因此,《文筆十病得失》的基本原典,不是劉善經《四聲指歸》,而是《文筆式》。
二
《秘府論》地卷《八階》《六志》緊接相連,數種古抄本一注“文筆式略同”,一注“筆札略同”,可能說明《八階》和《六志》是《文筆式》和《筆札》共有的內容。
從文風和體例看,《秘府論》中《八階》《六志》等篇多處以“釋曰”形式出現的解釋性文字,不當為空海自說。
東卷《文二十九種對》前十一種對,典出《詩髓腦》、《筆札》、皎然《詩議》、崔融說之外的內容,文字風格迥然異趣。其駢麗有文采的為B類為《筆札華梁》,文字質樸的為A類為《文筆式》。
三
《文筆十病得失》,可能產生於隋代,羅根澤說可從。鮑照的“照”字各本作“昭”字不足以說明它必作於武后時期。但《十病得失》可能非為《文筆式》作者自撰,而為前人所作,《文筆式》沒作改動,原原本本編錄進來。因此《十病得失》成於隋代。而《文筆式》自己成書較晚。
東卷前十一種對引《文筆式》,引有李百藥詩。從文風看,地卷《八階》《六志》始作者可能為《筆札華梁》,而為《文筆式》所編錄。《文筆式》論平頭接近沈約說。元兢《詩髓腦》論平頭病已有不同。故《文筆式》當成書於李百藥或《筆札》之後,《詩髓腦》之前,但其中可能保存著隋代一些史料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