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詩文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他的詩文通過敘寫自我、人事和景物等,表現了對人生和宇宙的整體感悟和思索,其中最重要的是對自由、自然和諧的人生的追求和贊頌。他的詩文的許多內容都與此有關。
陶淵明少年時,有一種愛好自由的本性。后來官場的經歷,使他更加體會到自由的重要。為了自由,他最終辭官歸田,得到了許多自由。他的不少作品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詩人在平凡的田園生活中的自由生活和自由的心態。陶淵明“一生都為精神生活的自由而奮斗”。為了自由,陶淵明在有與無、人與物、心與形之間,執著追求的是空無、是不為物累和心閑。陶淵明追求自由,但他不放縱。他的自由伴隨著道德理想。
陶淵明追求自由,但在現實生活中,自由畢竟是有限的。因此,他在追求自由的同時,往往把向往自然的生活作為對自由的補充和肯定。陶淵明的不少詩文從多方面表現了他對自然生活的追求和贊美。他有時在詩文中直接使用“自然”一詞,但更多的是蘊涵在作品的內容里。陶淵明有一種隨順自然和熱愛自然的質性。陶淵明不論是在為官時,還是在歸田時,都在努力保持自己自然的質性。他熱愛自然之景。他遇事注重遵從自然之理,F實與理想、出與處和生與死等矛盾,常常使陶淵明感到痛苦。為了消解自己的痛苦,他最終往往是借助于自然之理。這在他有關生命內容的詩文中有很多明顯的表現。陶淵明在追求自然的同時,并沒有忘懷道義和勞動,“有及時自勉之心”。
陶淵明詩文中和諧的內容,大體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陶淵明敘寫自然,主要是著眼于自然景物的和諧與人同自然的和諧。二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在人與人的關系上,陶淵明仰慕上古時期和桃花源里人們的和諧生活。他在田園詩中,特別重視敘寫的是農村中融洽和諧的農家友情。陶淵明對和諧人生的追求,源于生活實踐,也與古代的以仁愛為中心的人道思想的浸潤有關。
陶淵明詩文中表現的對自由、自然、和諧的追求是相互蘊涵、相互融合的,是一個整體。它表現了陶淵明對人生中的自由與束縛、自然與偽飾、和諧與對立的體悟和態度。陶淵明詩文內容的要義在此。
自由、自然、和諧置根于人類的靈魂,是人類的一種永恒的追求,它們對人類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過去、現在和未來,人們的生活中程度不同地具有自由、自然、和諧的內容,但難以擺脫束縛、偽飾和對立。因此,自由、自然、和諧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種實現的狀態和存在,而始終是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這種境界成為人類生生不息、不斷前進的一種力量。陶淵明作品所表現的對自由、自然、和諧的追求,之所以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