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向陽
商業店堂懸掛對聯是我國由來已久的一種民族傳統習慣。店堂聯與格局講究、裝嵌堂皇的商號牌匾珠聯璧合,交相輝映,構成我國商業門市特有的裝飾形式。一副意趣盎然、書寫得體的店堂對聯不僅可以美化商行門面,招徠顧客,而且往往更給人以藝術的享受和思想的啟迪。
為商業店堂題署對聯,自古為人們所重視,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酷愛對聯,他為南京一家閹豬者題聯至今傳為美談。又一次朱元璋微服巡訪,時東方欲曉,熹微中見一家浴池顧客滿堂,門庭若市。他站立門首自語道:“此店生意興隆,若門首懸一對聯,豈不更雅致壯觀。”這話被店主聽得隨言:“當今皇帝善書聯,但難以求得,就請先生為書一聯。”朱元璋聽了大悅,稍作思絮,遂提筆疾書一聯:
金雞未唱湯先熱;
旭日東升客滿堂。
從此這家浴池生意更旺,前來光顧者絡繹不絕。
店堂對聯是伴隨我國商品經濟發展的。縱觀我國商業發展史,幾乎各行各業都有反映自身經營特點而產生、發展的對聯。這些對聯取材廣博、內容宏富、包羅萬象,為我們提供了文學、歷史、地理、書法,特別是商品名物方面的豐富知識。
一家茶葉店懸有這樣的對聯: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龍團。
據《茶譜》載,武夷山盛產茶,其質精良,其味清香,蜀州茶為嫩芽所造,狀若雀舌鳥嘴,清醇可口。又據《匡廬漫錄》載,宋代丁謂為福建轉運使,始造鳳團茶,又改制龍團茶,此茶清淡香濃,可滌煩療渴,為茶之上乘。丁謂每年向皇帝進貢龍團茶四十餅,甚得皇帝喜愛。當時職在翰林學士的歐陽修嘗得此茶,即賦詩贊茶云:“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來遠從天涯。”
過去北京有“萬和茶樓”,隔壁為一書屋,來此飲茶、讀書、歇憩者甚多,有人為茶樓題得一聯:
茶亦醉人何必酒;
書能香我不須花。
此聯寫得自然活脫,飄灑有致,妙語天成,使茶樓頓生古色古香。人們玩味其中,更覺得情趣無窮。
店堂門首或廳堂懸以適于自己特點的對聯,不僅是門面的點綴,給人以高雅斯文之感,而且有著特殊的廣告宣傳效果。
廣州的商家很會做生意,商店、酒家多有征聯的雅舉。廣州“陶陶居”茶樓懸有這樣的嵌字聯: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飲烹有度;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無遺。
此聯的下聯就是過去以二十塊大洋的懸賞征集而來的。
正因為店堂對聯不僅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欣賞價值,而且更具有廣泛而獨特的實用價值,因而它獲得了非常強的生命力,古往今來,盛行不衰。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為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學藝術,為促進我國商品經濟的大發展,我們應大力提倡恢復店堂對聯,讓它重新登上我國的商業店堂,以它特有的形式,嶄新的內容反映我們當今時代的新風貌、新思想、新道德,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放射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彩!
轉自惡人谷珠樓 發布日期:200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