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
一、校對與當代校對工作的對象
二、本書的結構與特點
三、關于本書的使用
第一章 校對的歷史、功能與文本類型
第一節 圖書校對的歷史
第二節 圖書校對的基本功能和在當代的變化
附錄:關于加強校對工作,實施《圖書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議
第三節 校對文本之一:圖書及其校對特點
附錄:圖書編校質量差錯認定細則
第四節 校對文本之二:報刊及其校對特點
附錄:報紙編校質量評比差錯認定細則
第五節 校對文本之三:影視字幕及其校對特點
附錄一:關于加強電視節 目字幕播出管理的通知
附錄二:關于廣播、電影、電視正確使用語言文字的若干規定
附錄三:關于進一步重申電視劇使用規范語言的通知
附錄四:影視播音中容易誤讀的500個字
附錄五:容易誤讀的54個中國地名
附錄六:容易誤讀的40個姓氏
附錄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
第六節 行政、法律文件及合同的校對
附錄一:中共中央關于糾正電報、報告、指示、決定中的文字缺
點的指示
附錄二:關于秘書工作部門對公文文稿進行把口的幾點意見(草
稿)
附錄三: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
附錄四: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
附錄五:數字用法與國家行政機關公文
第七節 各類文本中的“故誤字(符)”現象及校對原則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附錄二:關于企業、商店的牌匾、商品包裝、廣告等正確使用漢
字和漢語拼音的若干規定
附錄三:關于商標用字規范化若干問題的通知
附錄四:關于在清理帶有不良文化傾向的商品名、商標名、店鋪
名過程中加強社會用字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附錄五:關于規范企業名稱和商標、廣告用字的通知
附錄六:城市社會用字管理工作評估指導標準(試行)
附錄七:一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試行)
附錄八:《一類城市語言文字工作評估標準(試行)》實施細則
第二章 文字、語句、標點、數字及其他方面的校對
第一節 文字規范與校對
附錄一: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
附錄二:簡化字總表
附錄三:簡化字與傳承字、繁體字(一對多)對應情況簡表
附錄四:繁簡字、異體字電腦轉換時各種疑難問題示例
附錄五: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
附錄六: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
附錄七: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
附錄八:漢語拼音方案
附錄九:初廢止的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
附錄十:新舊字形對照表
附錄十一:當代漢語出版物中最常見的100個別字
第二節 詞法、句法與語句的校對
附錄一:最常見的10個誤用詞
附錄二:媒體常誤語句81例
第三節 標點符號用法規范與校標點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
附錄二:冒號、引號、括號、頓號、書名號校對示例
附錄三:引文里邊和引文末尾標點符號的使用之示例
附錄四:“某某說”后邊標點符號的使用示例
附錄五:括號里的文字怎樣用標點示例
附錄六:中外文書刊中標點符號的不同用法
第四節 數字的用法規范與校對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
附錄二:數字具體用法示例
第五節 量和單位的用法規范與校對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
附錄二:全面推行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意見
附錄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
則
附錄四:關于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的通知
附錄五:理工科量和單位查檢索引
第六節 專有名詞和名詞術語的校對
附錄一: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名部分)
附錄二:中國人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法
附錄三:關于印發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首批
科技新詞的通知
附錄四:英語常用人名譯寫表
第七節 版面格式規范
附錄一: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拼寫法
附錄二:書籍字體字號使用要求
附錄三:外文大小寫的一般規則
附錄四:外文正體、斜體、黑體在科技書中的應用規則
附錄五:圖書書名頁
附錄六:圖書和其他出版物的書脊規則
附錄七: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
第三章 校對的思維方式、方法與程序
第一節 校對的思維方式
第二節 圖書校對基本方法
第三節 校對軟件的應用與人機結合校對法
附錄:英語電子文本自動校對和操作程序
第四節 校對中的閱讀方法
第五節 校對步驟和程序
附錄一:圖書校對工作基本規程
附錄二:圖書編校質量差錯率計算方法
第六節 圖書校對方法在其他校對領域中的運用
第四章 校對術語、校對符號和校對的輔助工具
第一節 校對常用術語
第二節 《校對符號及其用法》與校對符號的標示
附錄一:校對符號應用實例
附錄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圖像復制用校對符號
第三節 校對常用工具書100種
附錄一:常用工具書的幾種檢字法
附錄二:中國歷代紀元表
附錄三: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
第四節 中英文校對軟件
第五節 中文校對網站(工作室)及語言文字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