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劉勰略傳與《文心雕龍》的產生
第一 劉勰略傳
第二 《文心雕龍》之產生的文學史背景
2 《文心雕龍》問世以來的版本流傳情況
第一 敦煌遺書唐寫本《文心雕龍》殘卷及其校勘價值
第二 元至正本《文心雕龍》
第三 明代《文心雕龍》的版本校勘概況
(1)楊慎批點《文心雕龍》
(2)梅慶生《文心雕龍音注》本
(3)王惟檢《文心雕龍》訓故本
(4)明代《文心雕龍》校勘之功臣
第四 清代《文心雕龍》版本校勘情況
(1)黃叔琳的《文心雕龍輯注》本
(2)紀昀評《文心雕龍》
(3)郝懿行評述《文心雕龍輯注》
3 折中意識與《文心雕龍》的文章學體系
4 《文心雕龍》對于歷代文學發展進程之影響
第一 《文心雕龍》在南朝的地位和影響
(1)齊梁時期的文論主流
(2)劉勰與蕭梁各派文論沖突的理論分析
第二 劉勰《文心雕龍》在唐初之北南文風融合中所發揮的理論主導作用
(1)唐前關于南北文學融合趨勢之先聲
(2)唐初朝野對于《文心雕龍》之關注
(3)重視《文心雕龍》緊緊圍繞融合南北文風之主題
第三 《文心雕龍》對于盛、中唐文藝思想發展的影響
(1)考察《文心雕龍》在《文鏡秘府論》以及《詩式》等文獻中的影響
(2)白居易對于《文心雕龍》重視文學現實功用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3)關于唐人選唐詩所反映出來的詩學思想與《文心雕龍》之關系
第四 劉勰于唐代古文運動之文、道關系論之啟迪
第五 劉勰對于北宋古文運動之文、道關系論的啟迪
(1)以道滅文派
(2)道、文折中派
(3)重文輕道派
第六 《文心雕龍》對宋代詩話之類文獻的影響
第七 元人對于《文心雕龍》之接受與闡發
第八 明代性靈派等借助《文心雕龍》所展開的文學思想
(1)楊慎憑借《文心雕龍》評點所表達的文學思想
(2)對梅慶生《文心雕龍音注》本所涉及文學思潮之研究
(3)曹學佺的《文心雕龍》研究及其文學主張
(4)《文心雕龍》對于明代文體論影響之考察
(5)《文心雕龍》對于明代文學創作論影響之概述
(6)明代《文心雕龍》學所涉及相關問題之綜述
第九 清代宗經與神韻兩派借助《文心雕龍》所展開的文論斗爭
(1)比較分析《文心雕龍》對于錢謙益與王士禎的影響
(2)紀昀的《文心雕龍》批評及其文學思想之研究
(3)清代前中期圍繞《文心雕龍》所展開的對文筆等文體問題的討論
(4)《文心雕龍》對晚清民初《選》學派與桐城派斗爭的影響
5 劉勰與佛教關系的考辨
6 對劉知幾《史通》與《文心雕龍》相關性之考辨
——看《文心雕龍》在史學領域的影響
7 《文心雕龍》對于書畫理論領域的滲透
參考文獻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