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施耐庵,杭州人,生平不詳。 《水滸傳》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宋代說書人采之作為話本素材,篇目有《青面獸》、《花和尚》和《武行者》等。現存最早的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施耐庵把在不同地區流傳的故事匯集起來,進行選擇、加工、再創造,寫成了這部史詩般的《水滸傳》。書中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桿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歌頌了諸多英雄人物的反抗精神和俠義行為,也歌頌了他們超群的武藝和高尚的品格。 《水滸傳》使用的是以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提煉的文學語言,明快、準確、生動,極富性格化和表現力,明代李贄由衷贊嘆《水滸傳》文字妙絕千古,“如魯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劉唐等眾人,都是急性的,刻畫來各有派頭,各有光景,各有家數,各有身分,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讀者自有分辨,不必具其姓名,一睹事實,就各某人某人也。”金圣嘆更是將《水滸傳》列為才子必讀書,“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百看不厭,無非為他把108個人性格都寫出來。《水滸傳》寫108個人的性格,真是108樣。若別一部書,任他寫一千個人,也只是一樣,便只寫得兩個人,也只是一樣。” 天下之樂,第一莫若讀書;讀書之樂,第一莫若讀《水滸》。其線條粗獷,不事雕琢,甚至略有倉猝,但讀來有如深山大澤吹來的一股雄風,使人頓生凜然蕩胸之感。這是農民起義的偉大畫卷,一個剛毅、蠻勇、有力量、有血性的世界。 《水滸傳》版本比較復雜,大致分為簡本和繁本兩個系統。簡本文字簡略,細節描寫少;繁本描寫細致生動,文學性較強。一般認為,嘉靖時郭勛刊刻的武定板《水滸傳》比較接近原本。今天所能見到的比較早又比較完整的是天都外臣序本,一百卷。明末金圣嘆“腰斬《水滸》”,將120回本刪去大聚義后的內容,改作成70回本,入清以后最為流行。建國后,陸續整理出版過70回本及120回本、100回本等繁本,并影印過100回本和簡本《水滸志傳評林》。通行本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 |
||||||||||||||||||||||||||
國學網站 版權專有 國學網總編室 010.68900123轉808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公司 Beijing-GuoXue(Chinese-Studies)Contemporary-Cultural-Communication Compan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