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羅貫中(生卒年不詳),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祖籍東原(今山東東平),流寓杭州。有《三國志通俗演義》、《三遂平妖傳》、《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等。 《三國演義》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代表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三國志傳》等,簡稱《三國演義》。該書繼承了歷史上諸多史書、雜傳、戲劇、小說,如陳壽《三國志》、《殷蕓小說》、《三國志平話》等的故事題材,著重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和興衰過程,始于黃巾起義,終于西晉統一,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風云畫卷,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蕩和黑暗。全書使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于變化,搖曳多姿,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人物形象栩栩傳神,劉備之仁,曹操之奸,孔明之智,關羽之忠,張飛之莽,趙云之勇,孫權之霸,周瑜之英,無不赫然在目?梢哉f沒有哪一部小說能像《三國演義》這樣對一個民族的社會生活和風俗習尚產生如此巨大而深刻的影響。 該書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元年刊印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分24卷,240則,每則一個七言標題。此后新的刊本迭出,卷數、回目、引用詩詞等均有改動。清康熙時,毛綸、毛宗崗父子對《三國志演義》進行了修訂,遂成為最通行的本子。今有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版。 |
||||||||||||||||||||||||||
國學網站 版權專有 國學網總編室 010.68900123轉808 北京國學時代文化傳播公司 Beijing-GuoXue(Chinese-Studies)Contemporary-Cultural-Communication Compan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