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
10月1日下午在北京海淀區金源新燕莎MALL二層中心區舉行開幕式。中方十多名老將軍和俄駐華大使館海軍、陸軍武官出席。
這次歷時10天的藝術節作為由中國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宣布的“俄羅斯年”
活動的一項內容,是由中國長城學會、中俄友協、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俄羅斯大使館和全俄老戰士協會共同主辦、哈軍工北京校友會等單位協辦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黃華,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中央軍委原委員、原總參謀長傅全有、中國國際關系協會會長柴澤民等領導同志為活動題詞。
中俄老兵友誼始于前蘇聯時期。從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蘇聯紅軍組建援華航空隊和出兵東北,到中共領導人及子女的赴蘇工作、留學和參加衛國戰爭,特別是五十年代兩國在軍隊建設、國防軍工和國防科技方面的廣泛合作,奠定了新中國快速崛起和擠身世界強林的基礎。整整一代甚至兩代中國人,都曾在中蘇友好的時代熱潮中,領略過偉大俄羅斯文化的魅力,用理想、信念和激情構筑過中蘇友誼的紅色長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沙》等一大批蘇聯歌曲曾受到一代老兵發自內心的喜愛…….
中蘇友好的那段歷史是一代中國人的難忘回憶。五十年過去了,無論后來兩國領導人之間關系和意識形態方面曾發生多么大的變化,兩國老兵、老專家在交往中建立起來的個人友誼永遠都會珍藏在他們心底。從長城到克林姆林宮,從長江黃河到伏爾加河,歷史的潮水將會卷起無數記憶的浪花。中國老兵的俄羅斯情結在經歷蜜月期到冰霜期的考驗后,終于迎來了新世紀的美好釋放年代。組織老兵參加這樣的活動,就是想以他們歷經戰火洗禮的身份告訴人們:友誼需要珍愛,和平需要維護,合諧才能共享。
這次活動以展覽為平臺,配合多種形式進行。展覽內容包括:老軍人創作的400幅書畫作品和80件手工藝品;1000余枚蘇聯和俄羅斯的珍品郵票;近百幅中蘇友好交往以及個人保留的珍貴老照片和紀念物。利用展覽場地還將組織筆墨軍魂——老兵情緣交流筆會、歲月永恒----軍旅歌曲演唱會、歡樂共享----中俄老兵聯歡會、往事如歌----中俄懷舊歌曲輪唱會等專場主題活動。
藝術節活動得到了全軍各大單位老軍人的積極支持和響應,
400名作者中有186名老將軍,其中上將和中將就有50多名。羅元發、向守志、李水清、陳鶴橋、李耀文、任榮等十多名開國將軍也送來了題詞作品。老同志當中,有不少人曾經與蘇聯老兵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的抗日戰爭中并肩戰斗過,有的曾經留學蘇聯軍事學院,有的得到過蘇聯教官和專家的真誠指導,有的多次出訪過俄羅斯……。老軍人送來的書畫作品,充滿對兩國友好合作年代無限懷念和對未來和平發展的真誠期盼。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曹剛川,
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委員、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劉華清,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原國防部長遲浩田都特意委托秘書打電話來,祝賀中俄老兵藝術節圓滿成功!
組委會向俄羅斯大使館和全俄老戰士協會贈送了12幅包括吳銓敘、任榮、糜振玉、何道泉等將軍在內的中國老軍人創作的書畫作品。
開幕式上,參加過盧溝橋抗戰的沈甸之將軍代表中國老軍人講話。開國上將陳伯均的夫人陳琳,長期從事俄文翻譯工作,78歲的她在病床上以一名老兵的身份向組委會寫信,將一百本親自翻譯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說選》贈送給組委會以示祝賀。
“遠親不如近鄰”,中俄友好是歷史也是希望。一些曾經留蘇學習過的老兵,把個人珍藏的中俄友好交往的老照片和紀念章送來參展,他們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中俄友好交往歷史的細節。這些老照片雖然算不上經典,但真實記錄了一段歷史,記錄了兩國人民的真實感情。
在俄羅斯年新聞中心特別為這次活動組織的北京莫斯科中俄老兵視頻見面會上,張序三將軍、楊衛群將軍、沈甸之將軍、安德烈.嘎夫羅夫海軍上將等十多名白發蒼蒼、胸前佩滿功勛章的中俄老兵,在電視鏡頭前無比興奮地回憶了令人懷念的歲月友情。
參展的80多件手工藝品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后勤指揮學院和空軍指揮學院老干部送來的作品。用各種材料巧手創作的絲網花、絨線畫、貼布畫、木屑畫、易拉寶畫等等,圖案精美,構思巧妙,表現了中國老兵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
眾多老干部合唱團的熱情參與互動是這次活動的一個最大亮點。軍事科學院、空軍指揮學院、總參炮兵老干部合唱團的老同志身穿演出軍服,光彩照人;“卡林卡”合唱團、快樂的風合唱團的俄文歌曲演唱讓人耳目一新。經典中俄老歌不僅會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火紅年代,也將把美好祝愿唱給新的未來。俄羅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也參加了歡樂共享聯歡會演出。
“卡林卡”合唱團負責人、開國上將肖華的女兒肖霜告訴記者,參加這樣的活動,就是想讓更多的人從紅色記憶中感受中俄友好的氣氛,珍惜友誼,珍愛和平。
軍委原副主席遲浩田上將題寫的“發展中俄友誼,促進世界和平”,表達了中國老兵的共同心聲。
“俄羅斯年”重新點燃一代老兵揮之不去的懷舊激情。所有的書畫藝術作品、圖片實物展示以及歌舞聯歡,都在互動的回憶中營造出重溫往昔的氣氛。對年輕人來說,這是一次解讀父輩俄羅斯情結,以及了解五十年代中蘇包括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友好歷史的最好機會。
藝術節活動每天都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觀看。
為紀念本次活動,組委會特別制作了5000個編號郵簡紀念封,里面有全部參展單位和作者名單。
中 國 長 城 學 會
簡
報
(第二十期)
中國長城學會秘書處編
2006年10月13日
“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圓滿成功
今年3月21日,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在中國北京正式拉開了“俄羅斯年”活動序幕。為配合“俄羅斯年”活動,促進中俄人民和中俄軍隊的友誼,中國長城學會會同中俄友好協會、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俄羅斯大使館、全俄老戰士協會共同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舉辦了“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藝術節于我國國慶節隆重開幕,10日結束,歷時十天。經過中俄雙方各有關單位的共同努力,取得圓滿成功,促進了中俄友好關系發展,受到各方面的好評。
這次藝術節的主題為:友誼、和平、和諧。其活動以展覽為平臺,配合多種形式進行,內容豐富多彩。展覽內容包括:老軍人創作的400幅書畫作品和80件手工藝品;歐美同學會留蘇人員珍藏的1000余枚蘇聯和俄羅斯的珍品郵票;
近百幅中蘇友好交往以及個人保留的珍貴老照片和紀念物。參與藝術節活動的有:全軍各大單位老干部大學、老年書畫協會,
親歷中蘇友好歷史的老人及后代,俄羅斯大使館,俄羅斯老兵等。特別是我軍各大單位老軍人積極參加,提供書畫作品的
400名老兵中有186名老將軍,其中上將和中將就有50多名。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黃華,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原國防部長遲浩田,中央軍委原委員、原總參謀長傅全有等領導同志為藝術節活動題詞。
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開幕式于10月1日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隆重舉行。我國25位老將軍和部級老領導、俄羅斯駐中國大使館武官出席。偉大領袖毛澤東、朱德元帥和10名開國上將的親屬參加。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組委會秘書長、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董耀會和俄羅斯陸軍副武官弗拉基米羅夫上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這次活動體現民間的參與互動色彩,在
10月2日、6日、7日下午,分別舉行了中國老兵情系長城聯誼筆會、軍旅歌曲演唱會、中俄友誼中秋聯歡會、中俄懷舊歌曲輪唱會,總參、總政、空軍、軍事科學院等8個軍地方老干部文藝團體積極參加義務演出,熱情很高,節目精彩。
藝術節組委會于10月6日下午在北京金源新燕莎MALL舉行中俄友好中秋聯歡會,俄羅斯駐中國大使工作人員和外交官夫人及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長;我國
7名大軍區職老將軍及8名元帥、開國上將的親屬參加。中俄朋友和老兵相聚一堂,共同歡歌起舞,回顧頌揚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革命斗爭中兩國人民、兩國軍隊結下的深厚情誼,展望中俄人民美好的未來。
在此之前,9月5日中俄老兵藝術節組委會還在北京舉行了北京、莫斯科兩地中俄老兵視頻見面會。在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8名老將軍,在莫斯科7名俄羅斯老兵參加。參加視頻見面會的中國老兵都有留學蘇聯的難忘經歷。他們互相暢談友情,互相祝愿中俄友誼。
俄羅斯大使館對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很重視。大使館副武官弗拉基米羅夫、捷爾金上校出席了開幕式和中秋聯歡會,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長基里洛夫和記者出席了中秋聯歡會。他們認為,在胡錦濤主席和普京總統確定在中國北京舉辦的“俄羅斯年”活動中,舉辦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意義重大,而且活動內容豐富,組織得很好。這么多中國軍隊老將軍、老干部和中國朋友參加活動,特別是在中秋節,老將軍、老干部們放棄與家人團聚,與俄國朋友一起聯歡,從內心里真誠地表達了中國人民對俄羅斯人民的友好之情,表達了中國人民熱愛和平之心。
我國新聞媒體對中俄老兵藝術節活動進行了廣泛報道。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臺、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解放軍報和新華網、新浪網、中國網等主要網站及地方報刊分別刊登和播放消息,使中國長城文化和中俄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
報:國家文物局、民政部、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副秘書長
發:各二級機構、有關部門 (共印50份)
-----------------------------------------
“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
拉開帷幕
北京莫斯科中俄老兵舉行視頻見面會
由中國長城學會、中俄友好協會、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俄羅斯大使館和全俄老戰士協會共同舉辦的“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活動,9月5日以北京莫斯科兩地中俄老兵視頻見面會的方式拉開了帷幕。
在北京的中方8名老兵參加了視頻見面會活動,他們是:軍事科學院原政治委員張序三將軍、原空軍學院院長楊衛群將軍、原空軍學院訓練部顧問沈甸之將軍、總參謀部通信部原部長刁培澤將軍、總參謀部通信部原科技部副部長原創泉、第二炮兵原技術裝備部部長安振山將軍、解放軍體育學院訓練部原部長史祥彬將軍、原空軍學院教研室主任蒙和。在莫斯科同時參加見面會的有安德烈.嘎夫羅夫海軍上將、達拉斯.舒德洛夫少將等7名俄羅斯老兵。
中俄老兵友誼始于前蘇聯時期。從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蘇聯紅軍組建援華自愿航空隊和出兵東北,到中共領導干部及子女的赴蘇工作、留學和參加衛國戰爭,特別是五十年代兩國在軍隊建設、國防軍工、國防科技方面的廣泛合作,奠定了新中國發展壯大和躋身世界強林的基礎。整整一代甚至兩代中國人,都曾經在中蘇友好的時代氣氛中,領略過偉大俄羅斯文化的魅力和受到蘇聯社會制度文化的影響,用理想和激情去構筑過中蘇友誼的長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沙》等一大批蘇聯歌曲已成為一代老兵難已忘懷的青春記憶……。
白發蒼蒼、精神矍鑠的兩國老兵們,胸前佩滿了功勛章和紀念章,那是歷史與榮譽的記錄,也是戰爭與和平的見證。視頻見面會把中俄老兵從遠隔萬里變為近在咫尺。都是經歷過二戰、參加過中國抗日戰爭的老兵,老戰友見面無比地興奮和親切。透過屏幕,彼此都能看到和感受到對方那種對兩國友好合作年代無限懷念和對未來和平發展真誠期盼的的心情。
參加見面會的中國老兵都有留學蘇聯的難忘經歷。曾經擔任過中國海軍第一任驅逐艦艦長的張序三將軍,深情回憶了他在蘇聯海軍高級專科學校的學習經歷,高度贊揚了蘇聯人民和蘇聯紅軍對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和在中國抗日戰爭中所做出的犧牲。楊衛群將軍感謝蘇聯紅旗空軍學院對他的培養,永遠不會忘記是蘇聯教練教他把飛機開上了蘭天。在著名的莫斯科包曼工業學校學習過6年的安振山將軍,是中國戰略導彈部隊的創業者,他的到場使在俄方戰略火箭軍工作過的同行老軍人非常高興。曾參加過中國盧溝
橋抗戰的沈甸之將軍,是見面會上年齡最高的老兵,今年86歲了。他當場展示了送給俄羅斯老兵的一件禮物----一幅酋勁有力筆法流暢的書法作品。那是他60多年前在抗日戰場上寫的詩《死有何怨》,充滿熱血青年軍人國難當頭時的激情和信念。沈甸之老人聲音洪亮地朗誦了這首詩。兩地老兵報以的熱烈掌聲掀起了視頻見面會的高潮。視頻會后,媒體爭相對老兵進行了采訪。
這次視頻見面會是在俄羅斯年新聞中心的策劃支持下舉行的。作為活動主辦方的領導,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董耀會和副會長蔡德明,以及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秘書長馬春途,也特意趕來看望老軍人并參加了視頻見面會活動。董耀會副會長表示,組織“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活動,就是想構筑兩國老軍人之間和民眾之間文化交往的友好長城,促進中俄友誼的不斷發展。友誼、和平、和諧是這次活動的主題。這項活動得到了全軍各大單位老將軍、老軍人的支持,目前已征集到的書畫作品有350多幅。國防部前部長遲浩田上將和前總參謀長傅全有上將也特意為這次活動送來了題詞作品。全俄老戰士協會將派老兵代表團前來參加活動。
據悉,
“友誼與和平----中俄老兵北京藝術節”活動將于10月1日至10日在北京遠大路1號金源新燕莎MALL二層和三層中廳舉辦。活動將以展覽為平臺,配合多種形式進行。內容包括:展示350多幅中國老兵書畫作品;展示100幅中蘇友好交往以及個人保留的珍貴老照片、信件、紀念物;展示蘇聯和俄羅斯時期的5000多枚郵票;利用展覽場地組織筆會演示、聯歡演唱會、老影片回放等專場主題活動。國學網將為本次活動制作特別專題欄目。
贈送俄羅斯駐華大使館和全俄老戰士協會書畫作品的作者名單
副總參謀長吳銓敘上將
(書法1幅)
國防大學副政委何道泉中將
(書法1幅)
原武漢軍區副政委任榮將軍(開國少將)
(書法1幅)
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糜振玉中將
(書法1幅)
總參三部政委傅英杰將軍
(書法1幅)
空軍指揮學院訓練部顧問沈甸之將軍
(書法1幅)
第二炮兵政治部書法家任文彪
(書法2幅)
武警部隊退役軍人張孝平
(書法1幅)
蘭州軍區退休軍人王國平
(書法1幅)
總參退休軍人王學平
(書法1幅)
濟南軍區退休軍人邱方江
(繪畫1幅)
退休軍人劉悌
(繪畫1幅)
退休軍人廖長南
(繪畫1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