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世獨立 與天為徒
國學遺世獨立;@#$2`81xy2國學網tfty%)_)!788
國學與天為徒。@#$2`81xy2國學網tfty%)_)!788
國學此聯是題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覽亭聯。天游峰在武夷山五曲隱屏峰后,巍然高聳,獨出群峰,登其絕頂,下觀云海,尤如人在天上游,故稱天游峰。天游峰絕頂處建有一覽亭,是取登其亭而一覽武夷山全景之意。4NH-12/7國學網_r-0erb-國學網`[3
國學這是一副寫景聯,讀來使人產生一種恢宏、豪邁之氣慨。本聯有如下特點:4NH-12/7國學網_r-0erb-國學網`[3
國學采用了對聯中“隔”手法,就是說寫對聯時由于用了典故而使人讀起來感到好象隔了一層似的。本聯一開頭即借用蘇軾《赤壁賦》中的句子,算是用典,卻恰到好處。一覽亭雖然高、險,但總有一個限度,如果本聯用“不隔”的手法,直接寫出一覽亭到底有多高、多險,不僅無法給人以想象的余地,而且要在短短數語中勾劃出一覽亭的全貌是很難做到的。本聯采用“隔”的手法,一方面避免了平鋪直敘,另一方面又給人以無限的想象余地,看似隔了一層,其實兩邊只隔著薄薄的一層白紙,反而有一種新奇、朦朧、神奇的感覺。人們一看到“遺世獨立”四字,就知道一覽亭是高峻的,但如何個高峻法,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歷去作不同的想象,這種作用,是采用“不隔”的手法難以達到的。$@*)國學網n7Ety!%awe5j^$#*^
國學寫景與用詞,相輔相承。本聯粗看無一字寫景,細看卻字字有景。一覽亭在作者心中高峻無比,無比的高峻就應超出世間之外,作者用“遺世獨立”來比喻,看起來似乎沒有寫景,而事實上景景都在其中。用天下最豪邁的詞來形容作者心中最高的山,在語意上來講都恰到好處.人們可以盡情地想象山的挺拔高峻,風光的秀麗,形勝的險要,自然產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國學網n7Ety!%awe5j^$#*^
國學在用詞措句方面,氣勢磅礴,極盡夸張之能事。單從字義上看,“遺世獨立,與天為徒”概言天游峰一覽亭的高聳,超出塵世之外,唯一可以和它相比較的是“天”;從其典故的出處來看,也是氣派豪放,“遺世獨立”源出于北宋豪放派詩人蘇軾的《赤壁賦》,本聯借用這一典故,也是要借用蘇軾的豪放精神,來說明一覽亭的高大雄偉,巍峨挺拔。我們知道,天的高度是無限的,豪放的雄渾的精神和文風也是無法用尺度衡量的,而一覽亭的高度卻是可測量到的。作者把有限的東西比喻成無限的東西,目的是為使讀者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2`81xy2國學網tfty%)_)!788
國學最后,本聯言簡意賅,氣勢雄偉,節奏鮮明,對仗工整,這也是本聯能夠長久流傳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