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華書局《比對說明》的答復意見
Q、《新唐書》第一冊第62頁“都護阿史那彌射”(見圖Q01)
中華書局??庇洠ㄒ妶DQ02)
圖Q02 圖Q01
說明:
同書此卷上文:“四年三月壬午,昆陵都護阿史那彌射及西突厥真珠葉護戰于雙河,敗之。”(見圖Q05)
同書卷二百一十五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下·突厥下:“以阿史那彌射為興昔亡可汗,兼驃騎大將軍、昆陵都護,領五咄陸部。”(見圖Q06)
同書卷二百一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三·沙陀:“賀魯亡,安撫大使阿史那彌射次伊麗水,而處月來歸。乃置昆陵都護府,統咄陸部,以彌射為都護?!保ㄒ妶DQ07)
結合《新唐書》上下文,可知此處“都督”應為“都護”。
圖Q05
圖Q06
圖Q07?
R、《舊五代史》第二冊第368頁“臣受命先王”(見圖R01)
中華書局校勘記(見圖R02)
圖R02 圖R01
說明:
此句在武英殿本中直接就為“臣受命先王”(見圖R04)。
圖R04?
S、《新五代史》第一冊第32頁“簡方行至嵐州”(見圖S01)
中華書局??庇洠ㄒ妶DS02)
圖S02 圖S01?
? 說明:
《五代史記纂誤補》,作者吳蘭庭,歸安人,字胥石。乾隆三十九年舉人?;挪┞?,多所纂述。嘗以宋吳縝著有《五代史記纂誤》,因更取薛居正舊史參校,為纂誤補四卷。同邑丁杰熟于經,蘭庭熟于史,一時有“丁經吳史”之目。著有《五代史考異》、《讀通鑒筆記》、《南霅草堂集》。
《五代史記纂誤補》卷一“簡方行至鳳州軍潰”條:“謹案《舊唐書·懿宗紀》咸通十四年三月以盧簡方為振武節度使,至嵐州而卒。此‘鳳’字當作‘嵐’。”(見圖S05)
中華本據《五代史纂誤補》將“鳳州”校改為“嵐州”。
另,據《資治通鑒》卷二百五十三·唐紀六十九:“盧簡方赴振武,至嵐州而薨?!币部膳c《五代史纂誤補》相印證。
S05?
T、《宋史》第一冊第2頁“斬兵馬都監何延錫等”(見圖T01)
中華書局??庇洠ㄒ妶DT02)
圖T02 圖T01
說明:
《舊五代史》卷一百一十六·世宗紀三:“壬戌,今上奏,破淮賊萬馀眾於渦口,斬偽兵馬都監何延錫等,獲戰船五十艘?!保ㄒ妶DT05)
中華本即據《舊五代史》補。
《資治通鑒》卷二百九十二·后周紀三:“庚申,帝命太祖皇帝擊之,太祖皇帝遣百馀騎薄其營而偽遁,伏兵邀之,大敗唐兵于渦口,斬其都監何延錫等,奪戰艦五十馀艘。”
查《中國歷史大辭典·宋史卷》“都監”:官名。位鈐轄下。官高資深者為都監,或稱兵馬都監;官低資淺者為監押,或稱兵馬監押。后成固定差遣。掌屯戍、邊防、訓練政令。路分都監以路為轄區,又有州、府、軍、監,以至縣、鎮、城、寨、關、堡都監,或以知州、知縣等兼都監和監押。北宋末至南宋,漸成虛銜和閑職。
圖T05?
U、《遼史》第一冊第39頁“復奏西有兵至”(見圖U01)
?圖U01
中華書局校勘記(見圖U02)
圖U02
說明:
中華書局據《永樂大典》四八〇改。
另據清·李有棠《遼史紀事本末》(光緒二十七年廣雅書局刊本)卷十:“十一月丁酉,冊敬瑭為大晉皇帝。自戊戌至戊申,候騎兩奏南有兵至,復奏西有兵至,命特哩袞迪輦斡拒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