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屆中國古籍數字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專家:
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首都師范大學誠摯歡迎海內外眾多專家學者前來參加“第五屆中國古籍數字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光荏苒,古籍數字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已經走過了整整八年。在這八年中,古籍數字化事業穩步發展,越來越受到學界重視,這次會議有來自美國、日本、韓國、埃及等國和中國大陸及港澳臺高校、研究機構的學者70多人,大家云集一堂,交流經驗、展示成果,共商數字化發展的前景和未來。
八年中,首師大電子文獻研究所在古籍數字化方進行了多方面的嘗試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到了學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學校向海內外所有關心和支持古籍數字化發展的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八年中,古籍數字化迅猛發展,首都師范大學電子文獻所碩果累累。我們成立了全國高校系統第一個專門從事古籍數字化的專業研究機構一一電子文獻研究所;先后參與了《儒藏》、《中華大典》等國家重點文化工程建設;完成了《宋遼夏金元電子史料庫》,《中國歷代筆》,《中國古典小說》等專題數據庫。
特別是近兩年來,在古籍數字化的開拓者、數字文獻學學科負責人尹小林同志的帶領下,我校在古籍數字化人才培養、科研手段和成果形態三個方面取得了突破。
一是我校數字文獻學首批研究生進入畢業論文準備階段,第二批研究生已經入校,標志著古籍數字化人才培養進入了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
二是我校與北京藝術博物館聯合建的數字文獻實驗室投入運行,這種高校與文博系統橫向合作的創新模式,將對未來的科研項目、人才培養以及交流合作產生積極的影響。實驗室的誕生,標志著古籍數字化科研手段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三是全球唯一經過標點整理的超大型古籍全文數據庫一一《國學寶典》從數量規模和質量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數量上,2015年底收書總數達到10000種,總字數達25億。質量上,以《國學寶典》為基礎的“國學網精校本”《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已經正式出版;2012年啟動的《中華易學全書》進入了最后審校階段,明年初將與學者見面。
鑒于數字文獻實驗室的巨大前景和發展空間,以及在未來古籍數字化領域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們擬將數字文獻實驗室列為校重點實驗室,從政策和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時機成熟時,我們還將申報北京市文科重點實驗室。我們期待這一新的概念能引領我們進入古籍數字化的新天地!
今天,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高朋滿座,請大家撒潘江、傾陸海,各抒己見,共同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推動古籍數字化事業不斷發展。
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