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xxx国产_蜜桃精品视频_久久成人国产精品_91精品国产91热久久久做人人_久久91久久_亚洲成人在线视频网

 

    成語大全(下)之20 —— 計 12,103

 

 

 

 


相關網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錦營花陣】 喻指風月場所。

【錦簇花團】 見“錦團花簇”。

【錦繡山河】 猶言錦繡江山。

【錦繡江山】 形容美好的國土。

【錦繡肝腸】 謂滿腹詩文,善出佳句。語本唐李白《冬日于龍門送從弟京兆 參軍令問之淮南覲省序》:“(紫云仙季)常醉目吾曰:‘兄心肝五藏,皆錦繡耶?不然,何開口成文,揮翰霧散?’”

【錦繡河山】 見“錦繡山河”。

【錦囊玉軸】 ①謂玉軸裝裱,盛以錦囊。指對書畫作品的珍愛寶藏。②借指 名貴的書畫作品。

【錦囊妙計】 封在錦囊中的神妙計策。常比喻預先安排下的應付意外、解救 危急的有效方法。

【錦囊佳句】 指優美的文句。語本唐李商隱《李長吉小傳》:“忄互從小奚 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

【錦囊佳制】 猶言錦囊佳句。

【錦囊還矢】 謂凱旋告捷。語本《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世言晉王之將 終也,以三矢賜莊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其後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負而前驅,及凱旋而納之。”柳亞子有《十一月二十九日為鄧擇生先烈殉國南都十六周忌辰賦詩遙奠錦囊還矢讎頭告廟之日知不逾明歲今朝矣》詩。

【鍥而不舍】 亦作“鍥而不舍”。不斷地鏤刻。比喻堅持不懈。

【鍥而不舍】 見“鍥而不舍”。

【錙銖不爽】 猶言分毫不差。

【錙銖必較】 指對很少的錢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計較。

【錙銖較量】 同“錙銖必較”。

【煉石補天】 古代神話傳說。《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 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六四極。”后常以“鍊石補天”表示竭力挽回頹勢或彌補缺陷。

【鍾鼎山林】 比喻富貴和隱逸。

【鍾鳴鼎食】 同“鐘鳴鼎食”。

【鍾鳴漏盡】 同“鐘鳴漏盡”。

【鍾靈毓秀】 謂美好的風土誕育優秀人物。

【鎮日鎮夜】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鎩羽涸鱗】 見“鎩羽暴鱗”。

【鎩羽暴鱗】 飛鳥羽毛脫落,養魚之水已干涸。用以比喻不得志,處境極為 困難。

【镕今鑄古】 融會貫通古今知識。

【镕古鑄今】 見“镕今鑄古”。

【鏗金戛玉】 形容文詞音節鏗鏘,不同凡響。

【鏗金霏玉】 見“鏗金戛玉”。

【鏤月裁云】 雕刻月亮,剪裁云彩。比喻施展高超、精巧技藝。語出唐李義 府《堂堂詞》之一:“鏤月為歌扇,裁云作舞衣。”

【鏤心刻骨】 ①比喻苦心思索。②比喻感受深刻。

【鏤心鉥肝】 比喻苦心鉆研。

【鏤心嘔血】 比喻苦心構思。

【鏤玉裁冰】 比喻構思新穎精美。

【鏤冰炊礫】 語本宋黃庭堅《送王郎》詩:“炊沙作糜終不飽,鏤冰文字費 工巧。”比喻徒勞無益。

【鏤冰雕朽】 雕刻冰塊和朽木。比喻徒勞無功。

【鏤冰雕瓊】 ①比喻作品風格明潔。瓊,美玉。②比喻構思新穎精巧。

【鏤冰劚雪】 喻構思新穎精巧。

【鏤肝鉥腎】 比喻苦心鉆研。

【鏤金鋪翠】 形容繽紛的色彩。

【鏤金錯采】 比喻刻意雕琢文詞。

【鏤骨銘心】 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表示感激之詞。

【鏤骨銘肌】 比喻牢記不忘。多用為感激之詞。

【鏤脂翦楮】 雕刻油脂,剪裁楮葉。喻徒勞無益。

【鏡分鸞鳳】 比喻夫妻分離。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語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 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①比喻虛幻的景象。《說岳全傳》第六一回:“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鏡花水月。”《白雪遺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鏡花水月閒消遣,何必名賢勝地逢。”柯靈《香雪海·春節書紅》:“這些鏡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現實的罡風吹了個煙消云散。”②比喻空靈的詩境。何其芳《夢中道路》:“我喜歡那種錘煉,那種色彩的配合,那種鏡花水月。”參見“水月鏡花”。

【鏡圓璧合】 比喻圓滿。

【鏡里采花】 見“鏡里觀花”。

【鏡里觀花】 比喻能看到而得不到。

【鏃礪括羽】 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括羽,用羽毛裝束箭尾。語本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鏘金鳴玉】 金玉相撞而發聲。比喻音節響亮,詩句優美。

【鏘金鏗玉】 見“鏘金鳴玉”。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語本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 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①比喻虛幻的景象。《說岳全傳》第六一回:“阿彌陀佛,為人在世,原是鏡花水月。”《白雪遺音·玉蜻蜓·游庵》:“我和你鏡花水月閒消遣,何必名賢勝地逢。”柯靈《香雪海·春節書紅》:“這些鏡花水月式的幻想早被現實的罡風吹了個煙消云散。”②比喻空靈的詩境。何其芳《夢中道路》:“我喜歡那種錘煉,那種色彩的配合,那種鏡花水月。”參見“水月鏡花”。

【鏡圓璧合】 比喻圓滿。

【鏡里采花】 見“鏡里觀花”。

【鏡里觀花】 比喻能看到而得不到。

【鏃礪括羽】 比喻人刻苦磨練,力求精進。括羽,用羽毛裝束箭尾。語本《 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斬而用之,達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學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鏘金鳴玉】 金玉相撞而發聲。比喻音節響亮,詩句優美。

【鏘金鏗玉】 見“鏘金鳴玉”。

【鐫空妄實】 猶言憑空穿鑿,不切實際。

【鐫骨銘心】 謂牢牢記在心上。

【鐫脾琢腎】 謂精心構思,刻意雕琢文辭。

【鐘鼎人家】 見“鐘鼎之家”。

【鐘鼎之家】 富貴宦達之家。

【鐘鼓之色】 指歡欣喜樂的面色,像欣賞音樂時表現出的那樣。

【鐘鼓饌玉】 謂鳴鐘鼓,食珍饈。形容富貴豪華的生活。

【鐘鼓之色】 見“鐘鼓之色”。

【鐘鳴鼎列】 見“鐘鳴鼎重”。

【鐘鳴鼎重】 謂官高位重。

【鐘鳴鼎食】 擊鐘列鼎而食。形容富貴豪華。語本《史記·貨殖列傳》:“ 灑削,薄伎也,而郅氏鼎食……馬醫,淺方,張里擊鍾。”

【鐘鳴漏盡】 ①晝漏盡,晚鐘鳴。謂晚上。②比喻衰殘暮年。

【鐘漏并歇】 比喻年老衰殘。

【鐵中錚錚】 比喻才能較為出眾的人。

【鐵心木腸】 見“鐵心石腸”。

【鐵心石腸】 猶言鐵石心腸。

【鐵打心腸】 謂心腸像鐵鑄成的。形容人剛強的秉性。

【鐵石心肝】 見“鐵石心腸”。

【鐵石心腸】 猶言鐵打心腸。

【鐵杵磨成針】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 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后即以“鐵杵磨成針”、“鐵棒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鐵板一塊】 比喻牢不可破的整體。

【鐵板釘釘】 ①猶言硬碰硬。比喻說話辦事堅決、干脆。②比喻已成定論。

【鐵板歌喉】 形容豪邁的演唱。

【鐵板銅弦】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鐵板銅琶】 見“鐵板銅弦”。

【鐵面無私】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

【鐵面鎗牙】 比喻堅忍不拔,刻苦自勵。

【鐵馬金戈】 ①形容威武雄壯的士兵和戰馬。②謂戰事,兵事。

【鐵郭金城】 比喻設防堅固的城池。

【鐵案如山】 謂證據確鑿的案件或結論,像山一樣不可推翻。

【鐵桶江山】 比喻牢固的政權或地位。

【鐵棒磨成針】 見“鐵杵磨成針”。

【鐵硯磨穿】 鐵鑄的硯臺被磨穿。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鐵筆無私】 謂執筆判案不徇私情。

【鐵畫銀鉤】 見“鐵畫銀鉤”。

【鐵畫銀鉤】 唐歐陽詢《用筆論》:“徘徊俯仰,容與風流,剛則鐵畫,媚 若銀鉤”后用“鐵畫銀鉤”謂書法家運筆,其點畫既剛勁,又柔媚。

【鐵腸石心】 比喻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

【鐵獄銅籠】 形容密閉森嚴的監牢。

【鐵綽銅琶】 同“鐵板銅琶”。

【鐵鞋踏破】 比喻長途跋涉,到處尋求。

【鐵樹花開】 見“鐵樹開花”。

【鐵樹開花】 亦作“鐵樹開華”。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原產 熱帶,不常開花。熱帶,不常開花。

【鐵樹開華】 見“鐵樹開花”。

【鐵嘴鋼牙】 比喻能言善辯。

【鐵壁銅山】 比喻堅強可靠的勢力。

【鐵壁銅墻】 猶言銅墻鐵壁。

【鐵證如山】 形容證據確鑿,不可否認。

【鑄山煮海】 《史記·吳王濞列傳》:“吳有豫章郡銅山,濞則招致天下亡 命者盜鑄錢,煮海水為鹽。”謂開采山中銅礦以鑄造錢幣,燒煮海水而獲得食鹽。后用“鑄山煮海”比喻善于開發自然資源。

【鑄木鏤冰】 謂約束樹木(使其按人為的形態生長),刻鏤冰塊(使其成某 種精致的工藝品)。比喻經辦毫無成效的事情。

【鑄甲銷戈】 銷熔鐵甲兵器。借指結束戰爭,實現和平。

【鑄成大錯】 《資治通鑒·唐昭宗天祐三年》:“全忠留魏半歲,羅紹威供 億,所殺牛羊豕近七十萬,資糧稱是,所賂遺又近百萬;比去,蓄積為之一空。紹威雖去其逼,而魏兵自是衰弱。紹威悔之,謂人曰:‘合六洲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胡三省注:“錯,鑢也,鑄為之;又釋錯為誤。羅以殺牙兵之誤,取鑄錯為喻。”后指造成重大的而又無可挽回的錯誤。

【鑄新淘舊】 創造新的,汰除舊的。

【鑄劍為犁】 謂銷熔武器以制造田器。語本《孔子家語·致思》:“鑄劍習 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斗之患。”

【鑒空衡平】 猶言明察持平。

【鑒前毖後】 謂把過去的錯誤引為借鑒,以后謹慎行事,避免重犯。

【鑒貌辨色】 ①觀察和辨識人的容顏神色。②有時含貶義。指善于觀察別人 臉色,以求取悅于人。

【鑒機識變】 察看時機,了解動向。

【鑠古切今】 猶言融貫古今。形容學識淵博。

【鑠石流金】 高溫熔化金石。形容天氣酷熱。

【鑠金毀骨】 比喻毀謗太多,使人無以自存。語本《史記·張儀列傳》:“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鑠金點玉】 熔化金屬,玷污美玉。比喻毀謗為害之烈。

【鑠懿淵積】 謂德行美好,學問淵博精深。

【鉆山塞海】 比喻做極為困難的事。

【鉆天打洞】 比喻千方百計地投機鉆營。

【鉆天覓縫】 見“鉆洞覓縫”。

【鉆火得冰】 比喻完全不可能。

【鉆心刺骨】 鉆入心里,侵入骨中。形容刺激極深。

【鉆穴逾垣】 見“鉆穴逾墻”。

【鉆穴逾隙】 見“鉆穴逾墻”。

【鉆穴逾墻】 見“鉆穴逾墻”。

【鉆穴逾墻】 語本《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 隙相窺,逾墻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后以“鉆穴逾墻”指偷情、私奔、偷竊等行為。

【鉆皮出羽】 《後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所好則鉆皮出其毛羽,所惡 則洗垢求其瘢痕。”比喻極意夸飾自己偏愛的人。

【鉆冰求火】 比喻徒勞無功。

【鉆冰取火】 見“鉆冰求火”。

【鉆洞覓縫】 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

【鉆堅研微】 鉆研艱深精妙的學問。

【鉆隙逾墻】 同“鉆穴逾墻”。

【鉆頭覓縫】 比喻千方百計地尋找時機。

【鉆懶幫閒】 ①謂逢迎湊趣,耍弄乖巧。②指逢迎湊趣,耍弄乖巧的人。

【鑿壞以遁】 謂隱居不仕。語本《淮南子·齊俗訓》:“顏闔,魯君欲相之 而不肎,使人以幣先焉,鑿培而遁之。”

【鑿壞而遁】 見“鑿壞以遁”。

【鑿坯而遁】 見“鑿壞以遁”。

【鑿空投隙】 謂尋找時機、捏造罪名。

【鑿空取辦】 謂巧立名目,勒索榨取。

【鑿柱取書】 謂秉承先人的遺訓。

【鑿骨搗髓】 比喻十分刻毒。

【鑿飲耕食】 猶言掘井而飲,耕田而食。謂百姓樂業,天下太平。語本漢王 充《論衡·感虛》:“堯時五十之民擊壤於涂,觀者曰:‘大哉堯之德也!’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鑿楹納書】 謂藏守書籍以傳久遠。

【鑿壁偷光】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 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后即以“鑿壁偷光”為刻苦攻讀之典。

【門不夜扃】 見“門不夜關”。

【門不夜關】 形容社會安寧,風氣良好。

【門不停賓】 謂接見迅速,門前沒有停留等候的賓客。形容顯貴者禮賢下士。

【門戶之爭】 宗派之間的爭論。

【門戶之見】 由派別情緒產生的偏見。

【門可張羅】 見“門可羅雀”。

【門可羅雀】 形容門庭冷落,來客絕少。語出《史記·汲鄭列傳論》:“始 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門生故吏】 指學生和舊日部屬。

【門生故舊】 指學生和舊友。

【門到戶說】 挨家挨戶地解說。語本《孝經·廣至德》“君子之教以孝也, 非家至而日見之也”漢鄭玄注:“言教非門到戶至而日見而語之也。”

【門庭如市】 見“門庭若市”

【門庭若市】 門前像集市一樣。形容來的人很多,非常熱鬧。

【門衰祚薄】 門庭衰微,福祚淺薄。

【門階戶席】 門里門外的地方。形容到處,隨處。

【門堪羅雀】 見“門可羅雀”。

【門單戶薄】 謂家道衰微,人口不昌盛。

【門無雜客】 見“門無雜賓”。

【門無雜賓】 家中沒有雜七雜八的客人。形容不亂交朋友。

【門禁森嚴】 形容門前戒備很嚴。

【門當戶對】 ①指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相當,結親很合適。 ②指事物之間相稱相當。

【門閭之望】 《戰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出走,失 王之處。其母曰:‘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后用“門閭之望”謂父母對子女的想望。

【門墻桃李】 見“門墻桃李”。

【門殫戶盡】 謂全家死亡。

【門墻桃李】 《論語·子張》:“夫子之墻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 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又《韓詩外傳》卷七:“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食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采其葉,秋得其刺焉。”后遂以“門墻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

【閃爍其詞】 言語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閉口捕舌】 猶言甕中捉鱉。比喻敵方已被控制,無法逃脫。

【閉口結舌】 猶言閉口藏舌。

【閉口藏舌】 閉著嘴不說話。形容怕惹事而不輕易開口。語出五代馮道《舌》 詩:“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閉月羞花】 月亮見了躲藏起來,花兒見了感到羞慚。形容女子貌美。

【閉目塞耳】 同“閉明塞聰”。

【閉目塞聽】 同“閉明塞聰”。

【閉明塞聰】 堵塞視聽。謂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或不了解。

【閉門自守】 ①閉門不出,潔身自保。②堅壁不出,嚴加防守。

【閉門合轍】 猶言閉門造車,出門合轍。比喻互相投合。

【閉門投轄】 《漢書·游俠傳·陳遵》:“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 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后因以“閉門投轄”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閉門卻軌】 見“閉門埽軌”。

【閉門卻掃】 關上大門,不打掃庭院路徑。意為謝絕應酬,不與親友往來。

【閉門思過】 同“閉閤思過”。

【閉門思愆】 同“閉閤思過”。

【閉門造車】 宋硃熹《〈四書〉或問》卷五:“古語所謂‘閉門造車,出門 合轍’,蓋言其法之同。”意思是只要按照同一規格,關起門來制造車輛,使用時也能和路上的車轍完全相合。宋陳亮《謝陳同知啟》:“伏念某少覽古書,恐遂流於無用;晚更世故,始漸見於難通。豈求田問舍之是專,亦閉門造車之可驗。”后比喻辦事只憑主觀想象,不管客觀實際。

【閉門掃跡】 見“閉門埽軌”。

【閉門埽軌】 謂杜絕賓客,不與來往。

【閉門覓句】 宋徐度《卻掃編》卷中:“(陳師道,字無己)與諸生徜徉林 下,或愀然而歸,徑登榻,引被自覆,呻吟久之,矍然而興,取筆疾書,則一詩成矣。”后因以“閉門覓句”形容作詩時冥思苦想。

【閉門塞戶】 見“閉門塞竇”。

【閉門塞竇】 關閉門窗,堵塞洞穴。多謂防備之嚴。

【閉門墐戶】 見“閉門塞竇”。

【閉境自守】 封閉四境,嚴加防守。

【閉閤自責】 同“閉閤思過”。

【閉閤思過】 關起門來自我反省。

【閉壁清野】 猶言堅壁清野。

【閉關自主】 見“閉關自守”。

【閉關自守】 ①封閉關口,不和別國往來。②比喻因循守舊,不接受外界事 物的影響。

【閉關卻掃】 見“閉門卻掃”。

【問一答十】 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齒伶俐。

【問十道百】 猶言問一答十。

【問天買卦】 求問上天以卜吉兇。

【問心無愧】 捫心自問,毫無慚愧。

【問羊知馬】 《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 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準,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后以“問羊知馬”謂從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問安視寢】 見“問安視膳”。

【問安視膳】 《禮記·文王世子》:“文王之為世子,朝於王季日三。雞初 鳴而衣服,至於寢門外,問內豎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內豎曰:‘安。’文王乃喜。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節,則內豎以告文王。文王色憂,行不能正履,王季復膳,然後亦復初。食上,必在視寒暖之節;食下,問所膳。”后因以“問安視膳”為兒子侍奉父母的禮法,即每日必問安,每食必在側。

【問長問短】 問這問那。多形容關切。

【問舍求田】 置屋買田。多形容只求個人小利,沒有遠大志向。語本《三國 志·魏志·陳登傳》:“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

【問官答花】 謂答非所問。

【問柳評花】 比喻狎妓。

【問柳尋花】 ①玩賞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問柳 尋花”謂狎妓。

【問道于盲】 見“問道於盲”。

【問道於盲】 向瞎子問路。比喻求教于一無所知者,沒有助益。語本唐韓愈 《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答陳生書》:“足下求速化之術,不於其人,乃以訪愈,是所謂借聽於聾,求道於盲。”

【問寒問暖】 形容關懷體貼備至。

【問罪之師】 ①討伐犯罪者的軍隊。②比喻前來責問的人。

【問寢視膳】 見“問安視膳”。

【問諸水濱】 比喻不承擔責任或兩者不相涉。語出《左傳·僖公四年》:“ 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曰:‘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對曰:‘……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對曰:‘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開口見心】 說話直爽,沒有隱曲。

【開口見喉嚨】 猶言開口見心。

【開口見膽】 見“開口見心”。

【開山始祖】 見“開山祖師”。

【開山祖師】 佛教語。指最初在某個名山建立寺院的人。后常比喻某一學術 流派、技藝的開創者或首創某一事業的人。

【開山鼻祖】 見“開山祖師”。

【開天辟地】 ①古代神話。謂盤古氏開辟天地,創立世界。見《藝文類聚》 卷一引三國吳徐整《三五歷紀》。②比喻有史以來。③指從來,歷史。

【開心見腸】 見“開心見誠”。

【開心見誠】 謂以真心誠意相對待。

【開心見膽】 見“開心見誠”。

【開花結果】 見“開華結果”。

【開花結實】 見“開華結果”。

【開利除害】 猶言興利除弊。

【開來繼往】 繼承前人的事業,并為將來開辟道路。

【開物成務】 指通曉萬物的道理并按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

【開卷有益】 謂打開書本閱讀,就會有所得益。語本晉陶潛《與子儼等疏》: “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開宗明義】 ①原為《孝經》第一章篇名。《孝經·開宗明義》宋邢昺題解: “開,張也;宗,本也;明,顯也;義,理也。言此章開張一經之宗本,顯明五孝之義理,故曰開宗明義章也。”后指說話寫文章開始時把主要的意思點明。②泛指開始。

【開門延盜】 見“開門揖盜”。

【開門見山】 比喻說話寫文章一開頭就直入本題。

【開門揖盜】 謂在危難之時還講求禮節。比喻不識時宜。揖盜,向盜賊行禮 作揖。《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狼滿道,乃欲哀親戚,顧禮制,是猶開門而揖盜,未可以為仁也。”后多比喻延進或投附敵人;接納壞人,自取其禍。

【開柙出虎】 比喻放縱壞人。語本《論語·季氏》:“孔子曰:‘……虎兕 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開眉笑眼】 見“開眉展眼”。

【開眉展眼】 高興愉快的樣子。

【開華結果】 比喻修養、學習、工作等有了成績,取得效果。

【開基立業】 見“開基創業”。

【開基創業】 謂開創帝業。

【開國承家】 謂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開階立極】 舊指開創基業,建立統治。

【開云見天】 見“開云見日”。

【開云見日】 撥開云霧見太陽。比喻出現光明的境界。

【開路先鋒】 行軍或作戰時派遣的先頭人員。后用以比喻給事業或工作建立 基礎、開創局面的人員或集體。

【開誠布公】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 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后用“開誠布公”謂推誠相待,坦白無私。

【開誠相見】 與人接觸時,誠懇地對待。

【開源節流】 語出《荀子·富國》:“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也; 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馀而上不憂不足。”后以“開源節流”指開辟財源,節約開支。

【開霧睹天】 比喻使人豁然開朗。語本漢徐幹《中論·審大臣》:“文王之 識也,灼然若披云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

【開疆拓土】 開拓疆域,擴展領土。

【開疆拓宇】 同“開疆拓土”。

【開疆拓境】 同“開疆拓土”。

【開疆展土】 同“開疆拓土”。

【開疆辟土】 同“開疆拓土”。

【開鑼喝道】 ①古代官吏出行時,衙役在前面敲鑼,吆喝行人回避。②比喻 替人炫耀張揚。

【閑邪存誠】 《易·乾》:“閑邪存其誠。”孔穎達疏:“言防閑邪惡,當 自存其誠實也。”后以“閑邪存誠”指防止邪惡,保持誠敬篤實。

【閎大不經】 謂不著邊際,不合常理;近乎荒誕,沒有根據。

【閎中肆外】 謂詩文內容宏富而文筆發揮盡致。語出唐韓愈《進學解》:“ 先生之於文,可謂閎其中而肆其外矣。”

【閎宇崇樓】 謂大屋高樓。

【閎言高論】 見“閎言崇議”。

【閎言崇議】 博大高遠的議論。

【閎侈不經】 見“閎大不經”。

【閎意妙指】 見“閎意眇指”。

【閎意眇指】 宏大微妙的意旨。

【閎識孤懷】 遠大的見解,獨特的情操。

【閒見層出】 先后一再出現。

【閒不容息】 謂喘息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短促。

【閒不容發】 ①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或事物很精密。語出《大戴禮記·曾 天子圓》:“律居陰而治陽,■居陽而治陰,律■迭相治也,其閒不容發。”②比喻時間緊迫,事機危急。

【閒不容緩】 猶言刻不容緩。

【閒不容瞚】 謂眨眼的時間都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閒不容縷】 同“閒不容發”。

【閒不容礪】 謂磨治的時間也沒有。形容時間的短促。

【閒花埜草】 見“閒花野草”。

【閒花野草】 亦作“閒花埜草”。①非人工栽培的野生的花草。②比喻和男 子有不正當關系的婦女;妓女。

【閒言冷語】 沒有根據的譏刺他人的話。

【閒言長語】 議人長短的嘮叨話。

【閒言淡語】 ①無關緊要的話。②同“閒言冷語”。

【閒言閒語】 指不滿意的話;沒有根據的話。

【閒言碎語】 ①不滿意的話;沒有根據的話。②與正事無關的話。

【閒言潑語】 指與正事無關的話;廢話。

【閒言贅語】 無關緊要的話;多馀的話。

【閒非閒是】 見“閒是閒非”。

【閒是閒非】 無關緊要的是非、議論。

【閒神野鬼】 迷信指流散的鬼神。多比喻不務正業,到處游逛,尋事生非的 人。

【閒曹冷局】 無足輕重的清閑的官署。

【閒情別致】 同“閒情逸致”。

【閒情逸志】 同“閒情逸致”。

【閒情逸致】 閑適安逸的興致情趣。

【閒情逸趣】 同“閒情逸致”。

【閒云孤鶴】 飄浮的云,孤飛的鶴。常比喻無拘無束、來去自如的人。

【閒云野鶴】 同“閒云孤鶴”。

【閒鷗野鷺】 ①比喻退隱閑散之人。②比喻非正當男女關系中的女方。

【閔亂思治】 憐憫亂世而思盼治世。

【悶悶不樂】 因有不如意的事,心情煩悶不快活。

【閨英闈秀】 大戶人家的才貌俱佳的女子。

【聞一知二】 語出《論語·公冶長》,本與聞一知十對比,謂聽到一事只能 推及兩事。后多用以形容聰明而善類推。

【聞一知十】 聽到一件事,可以推知十件事。多用以形容聰明而善于類推。

【聞名喪膽】 聽見名字就嚇破了膽。形容威名很大,使人聽到即甚為恐懼。

【聞所不聞】 聽到從未聽到過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聞所未聞】 見“聞所不聞”。

【聞風而至】 一聽到消息就來。形容行動迅速。

【聞風而逃】 聽到風聲就逃跑。

【聞風而起】 聽到風聲即起響應。

【聞風而動】 一聽到消息就立即行動。

【聞風而興】 見“聞風而起”。

【聞風破膽】 聽到一點風聲就嚇破了膽。形容對某種力量的極度惶恐。

【聞風喪膽】 見“聞風破膽”。

【聞風遠揚】 見“聞風遠遁”。

【聞風遠遁】 聽到風聲就逃之夭夭。

【聞風響應】 聽到風聲就起而贊同支持。

【聞過則喜】 聽到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就高興。謂虛心接受意見。語本《孟 子·公孫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聞噎廢食】 聽到有人吃飯噎了一下,自己就連飯也不吃了。比喻因為怕出 問題,索性不干。

【聞聲相思】 聽到名聲而思慕。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 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后以“聞雞起舞”為志士仁人及時奮發之典。

【聞寵若驚】 猶言受寵若驚。

【閭閻安堵】 謂平民安居。

【閭閻撲地】 里巷遍地。形容房屋眾多,市集繁華。

【闌風伏雨】 見“闌風長雨”。

【闌風長雨】 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后亦泛指風雨不已。

【闃其無人】 謂空蕩蕩,沒有一人。

【闃無一人】 同“闃其無人”。

【闃無人聲】 謂靜寂得沒有一點人聲。

【闇室不欺】 據漢劉向《列女傳·衛靈夫人》載,衛大夫蘧伯玉仁智敬上, 夜間乘車過衛靈公闕,按照禮制下公門,式路馬,不以闇昧廢禮。后因以“闇室不欺”謂在無人看見的地方,也不作昧心事。

【闇無天日】 形容社會極端黑暗。

【闊步高談】 邁著大步,高聲談論。形容言行自由,態度瀟灑。

【闊論高談】 ①大發不切實際的空洞言論。②廣博高妙的議論。

【闖南走北】 奔走四方。

【闔門百口】 指全家所有人。

【闕一不可】 兩種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種也不行。

【關門大吉】 ①指工商業停業倒閉。②泛指某些事業停辦、機關停止辦公等。

【關門打狗】 比喻給予敵人以全無退路的打擊。

【關門閉戶】 門戶都關閉起來。形容冷清寥落。

【關門落閂】 最終肯定,再無更改。

【關懷備至】 關心得無微不至。

【闡幽抉微】 闡明幽隱,抉發精微。

【闡幽明微】 使幽深隱微的事物或道理顯露出來。

【闡幽探■】 闡明和探討深奧精微的道理。

【闡揚光大】 發揚光大。謂使美好的事物在原來基礎上不斷發展、擴大和提 高。

【隸首之學】 指算術,算學。

【革凡成圣】 革除凡習,成為圣哲。

【革凡登圣】 見“革凡成圣”。

【革心易行】 謂改正錯誤思想,改變錯誤行為。

【革邪反正】 革除錯誤,回到正道上。

【革命反正】 《易·革》“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公羊傳·哀公 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后因以“革命反正”謂變革天命,使之恢復正常。借指改朝換代。

【革命創制】 謂變革天命,創立新制。多指改朝換代。

【革故立新】 見“革故鼎新”。

【革故鼎新】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后遂以“革故 鼎新”指革除舊的,創建新的。

【革面革心】 見“革面洗心”。

【革面洗心】 《易·革》:“君子豹變,小人革面。”又《系辭上》:“圣 人以此洗心。”后以“革面洗心”比喻徹底悔改。

【革面悛心】 見“革面洗心”。

【革面斂手】 謂改惡從善,不敢恣意妄為。

【革風易俗】 改變風氣和習俗。

【革奸剷暴】 清除奸佞,鏟除暴虐。

【革新變舊】 謂更造新的,改易舊的。

【革圖易慮】 改變打算。

【革舊從新】 同“革故鼎新”。

【革舊鼎新】 同“革故鼎新”。

【革舊圖新】 拋棄舊的事物,謀求新的途徑。

【靴刀誓死】 語出《舊唐書·李光弼傳》:“初,光弼將戰,謂左右曰:‘ 戰,危事,勝負系之。光弼位為三公,不可死於賊手,茍事之不捷,繼之以死。’及是擊賊,常納短刀於靴中,有決死之志,城上面西拜舞,三軍感動。”后因以“靴刀誓死”謂戰死沙場的決心。

【鞅鞅不樂】 因不滿意而很不快樂。鞅,通“怏”。

【鞋弓衤蔑小】 指舊時婦女小腳。

【鞋弓衤蔑淺】 見“鞋弓衤蔑小”。

【鞍前馬後】 猶言馬前馬后。謂追隨左右。

【鞘里藏刀】 刀室中藏著利刀。比喻暗藏殺心。

【鞠躬君子】 謂謹敬盡職的人。

【鞠躬屏氣】 《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 后以“鞠躬屏氣”指彎腰曲體,屏住呼吸,一副恭謹畏葸的樣子。

【鞠躬盡力】 見“鞠躬盡瘁”。

【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恭敬勤謹,盡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為止。

【鞠躬盡瘁】 謂恭敬謹慎,竭盡心力。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見“鞠躬盡力,死而後已”。

【鞠為茂草】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鞠,通“鞫”。

【鞭長不及】 見“鞭長不及馬腹”。

【鞭長不及馬腹】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 不及馬腹。’”杜預注:“言非所擊。”謂鞭子雖然很長,但是不應該打到馬肚上。后因以“鞭長不及馬腹”喻力所不能及。

【鞭長莫及】 見“鞭長不及馬腹”。

【鞭長駕遠】 謂路途遙遠。

【鞭約近里】 猶言鞭辟近里。

【鞭絲帽影】 馬鞭和帽子。借指出游。

【鞭辟入里】 同“鞭辟近里”。

【鞭辟向里】 同“鞭辟近里”。

【鞭辟近里】 古代洛陽方言。意謂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層。形容探求透徹, 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語。

【鞭辟著里】 同“鞭辟近里”。

【鞭駑策蹇】 鞭打跑不快的馬、驢。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嚴格督促,勤 奮不息。用作謙詞。

【鞭擗向里】 同“鞭辟近里”。

【鞭擗進里】 同“鞭辟近里”。

【鞫為茂草】 謂雜草塞道。形容衰敗荒蕪的景象。

【頂天立地】 ①頭頂青天,腳踏大地。謂生存于天地間。②形容身軀魁偉。 ③形容堂堂正正,志向遠大,氣概不凡。

【頂天踵地】 猶言頂天立地。

【頂名冒姓】 謂冒充他人。

【頂名替身】 猶言頂名冒姓。

【頂門立戶】 支撐門戶。謂獨立成家。

【頂門壯戶】 謂支撐門戶,光耀門第。

【頂踵捐糜】 謂捐軀,犧牲。

【頂踵盡捐】 猶言頂踵捐糜。

【頂禮膜拜】 ①謂虔誠地跪拜。是佛教徒拜佛時的最敬禮。②形容崇拜得五 體投地。

【項背相望】 ①謂前后相顧。②形容來往之人連續不斷。

【項莊舞劍】 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舞劍,志在沛公】 見“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 ‘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后用為典故。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雖有正當好聽的名目,實質上卻別有用心地把矛頭針對某人或某事。

【順人應天】 同“順天應人”。

【順口開河】 猶言信口開河。不假深思,不負責任地隨口亂說。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史記·太史公自序》:“夫陰陽四時、八位、十 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原指天道和自然規律不能違背。后以“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指依順他的就能昌盛,違逆他的就遭滅亡。

【順之者興,逆之者亡】 見“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謂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見“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順天從人】 見“順天應人”。

【順天應人】 《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革之事大矣哉。”孔穎達疏:“殷湯周武,聰明睿智,上順天命,下應人心。”后因以“順天應人”謂順應天命,合乎人心。舊時常用于頌揚建立新的朝代。

【順水人情】 順勢或趁便給人的好處。

【順水行舟】 同“順水推船”。

【順水放船】 比喻順應當時的情勢,采取相應的行動。

【順水推舟】 見“順水推船”。

【順水推船】 比喻順應情勢說話行事。

【順水順風】 比喻運氣好,做事順利,沒有阻礙。

【順手牽羊】 ①語本《禮記·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鄭玄注: “用右手便。”后世因以“順手牽羊”比喻順便行事,毫不費力。②今特指順便拿走別人的東西。

【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順從我的心意才能生存,違抗我的心意就要滅亡。 語本《莊子·盜跖》:“順吾意則生,逆吾意則死。”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猶言順我者生,逆我者死。

【順非而澤】 順從錯誤言行且加以潤飾。

【順風行船】 順著風勢行船。比喻趁著有利情勢做事,用力小而收效大。

【順風扯帆】 比喻順應趨勢辦事。

【順風吹火】 順著風勢吹火。比喻因勢乘便,費力不多。

【順風使帆】 順著風勢扯帆行船。比喻趁著有利的情勢行事。

【順風使船】 見“順風行船。”

【順風使舵】 見“順風轉舵”。

【順風張帆】 見“順風使帆”。

【順風轉舵】 比喻順著情勢改變態度;見機行事。

【順美匡惡】 《孝經·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 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后因以“順美匡惡”謂歌頌美善,匡正過失。

【順時而動】 《左傳·隱公十一年》:“度德而處,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 無累後人。”后因以“順時而動”謂順應時勢而行動。無累後人。”后因以“順時而動”謂順應時勢而行動。

【順時隨俗】 順應時勢,隨從習俗。

【順理成章】 語本《硃子語類》卷十九:“文者,順理而成章之謂也。”原 指寫作遵循事理,自成章法。后多用以指說話、做事合乎情理,不悖常例。

【順過飾非】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

【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見“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順蔓摸瓜】 同“順藤摸瓜”。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順藤摸瓜】 順著瓜的藤蔓去尋找瓜。比喻順著發現的線索追根究底。

【頑父嚚母】 《書·堯典》:“父頑,母嚚,象傲。”后因以“頑父嚚母” 指愚頑暴虐的家長。

【頑石點頭】 語本晉□□《蓮社高賢傳·道生法師》:“師被擯,南還,入 虎丘山,聚石為徒。講《■槃經》,至闡提處,則說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群石皆為點頭,旬日學眾云集。”后因以“頑石點頭”比喻道理講得透徹,說服力強,足以使人信服。

【頑皮賊骨】 指品行不端,無賴狡詐的人。

【頑皮賴肉】 見“頑皮賴骨”。

【頑皮賴骨】 ①謂品行不端、無賴狡詐。②指品行不端、無賴狡詐的人。

【頑固不化】 ①昏昧保守,固執而不知變通。②指堅持錯誤,不肯改悔。

【頑梗不化】 猶頑固不化。

【頑廉懦立】 使貪婪者變得廉潔,使懦弱者能夠自立。形容志節之士對社會 的感化力量之大。頑,通“忨”。語本《孟子·萬章下》:“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趙岐注:“頑貪之夫,更思廉絜;懦弱之人,更思有立義之志也。”

【頓口無言】 形容張口結舌,說不出話。

【頓足捶胸】 同“頓足搥胸”。

【頓足捩耳】 形容束手無策的困態。

【頓足搥胸】 邊跺腳邊擊打胸脯。形容情緒激烈的樣子。

【頓足搓手】 著急惋惜的樣子。

【頓足椎胸】 同“頓足搥胸”。

【頓挫抑揚】 形容詩文作品或音樂聲響等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和諧而有節 奏。

【頓腳捶胸】 同“頓足搥胸”。

【頓開茅塞】 比喻閉塞的思路,由于受到啟發,忽然開通,豁然領悟。

【頓腹之言】 猶言肺腑之言。

【頓綱振紀】 整頓朝綱,重振法紀。

【頌古非今】 頌揚古代的,非難現代或當代的。

【頌德歌功】 頌揚恩德,贊美功績。

【頌聲載道】 贊頌之聲充滿道路。極言稱贊者多。

【領異標新】 謂與眾不同,獨創一格。

【頤性養壽】 謂保養精神元氣。

【頤指風使】 猶言頤指氣使。

【頤指氣使】 ①謂以下巴的動向和臉色來指揮人。常以形容指揮別人時的傲 慢態度。②示意,命令。

【頤神養性】 謂保養精神元氣。

【頤神養氣】 猶言頤神養性。

【頤神養壽】 見“頤性養壽”。

【頤養天年】 謂保養年壽。

【頤養精神】 保養精神元氣。

【頤精養神】 見“頤養精神”。

【頭一無二】 唯一,只有一個。

【頭上末下】 ①謂從上到下,從最前頭一個到最末尾一個。②頭一回,第一 次。

【頭上安頭】 《五燈會元·夾山會禪師法嗣·洛浦元安禪師》:“今有一事 問汝等:若道這個是,即頭上安頭;若道不是,即斬頭求活。”意謂禪宗意旨應該頓悟,一切思量分辨猶如“頭上安頭”都是累贅重復,多此一舉。后因以比喻累贅多馀。

【頭上著頭】 猶言頭上安頭。

【頭出頭沒】 語本《五燈會元·投子同禪師法嗣·濠州思明禪師》:“問: ‘如何是清潔法身。’師曰:‘屎里蛆兒,頭出頭沒。’”后用以比喻追隨世俗。

【頭足異所】 見“頭足異處”。

【頭足異處】 謂被斬。

【頭角崢嶸】 ①比喻青少年氣概或才能不同尋常。②形容激進、時興、引人 注目的樣子。

【頭昏目眩】 見“頭昏目暈”。

【頭昏目暈】 猶言頭昏眼花。

【頭昏眼花】 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頭昏眼暗】 猶言頭昏眼花。

【頭昏腦眩】 見“頭昏腦脹”。

【頭昏腦脹】 頭部昏暈,腦子發脹。

【頭昏腦悶】 猶言頭昏腦脹。

【頭面人物】 指在社會上有較大勢力和聲望而又經常拋頭露面的人物。

【頭重腳輕】 ①形容因酒醉或犯病等原因而感到頭腦發脹,腳下無力,身體 失去平衡。②形容事物上下或前后不協調,不均稱,失去平衡。

【頭破血出】 同“頭破血流”。

【頭破血流】 形容受到嚴重打擊或遭到慘敗的樣子。

【頭破血淋】 見“頭破血流”。

【頭眩目昏】 同“頭昏眼花”。

【頭疼腦熱】 指小的病痛。亦指小災小難。

【頭梢自領】 自己扯著頭發。比喻自討苦吃,自找麻煩。

【頭癢搔跟】 頭上發癢卻抓腳跟。比喻抓不到問題的關鍵,于事無補。

【頭稍自領】 見“頭梢自領”。

【頭焦額爛】 形容十分狼狽窘迫。

【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謂針對疼痛的部位治療,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決 具體問題,不深究產生問題的根源。

【頭痛治頭,足痛治足】 見“頭痛灸頭,腳痛灸腳”。

【頭痛腦熱】 見“頭疼腦熱”。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比喻做事缺乏通盤計劃,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只 在表面上忙于應付。

【頭痛額熱】 見“頭疼腦熱”。

【頭童齒豁】 頭禿齒缺。形容衰老。

【頭暈目眩】 頭腦暈亂,眼睛昏花。

【頭會箕賦】 見“頭會箕斂”。

【頭會箕斂】 按人數征稅,用畚箕裝取所征的谷物。謂賦稅苛刻繁重。

【頭頭是道】 原為佛教語,指處處都存在著道。后用以形容說話或做事有條 不紊。語本《續傳燈錄·慧力洞源禪師》:“方知頭頭方是道,法法本圓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版權所有 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00
web@guoxue.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传媒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小说 | 在线观看黄网站 |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综合精品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国产精品偷 | www.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免费 | 亚洲欧洲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第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人人爽人人爱 | 久久午夜电影 | 自拍天堂| 精品第一页 |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 | 欧美一级久久精品 | 在线看一区二区 | 亚洲一二三四区视频 | 日韩美女一区 | 成人av影视|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二区在线播放 | 天天爽一爽 | 欧美色久 | 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一区二区 | 欧美黄色录像 |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狐狸 | 98久久久| 午夜精品999 | 国产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 eeuss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97av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白浆 | 精品成人久久久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