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1949年饒宗頤總纂的《潮州志》由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補編重刊,編印工作業已告竣,于8月3日正式出版,為建設文化潮州獻上一份厚禮。
去年8月3日,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教授簽署委托書,囑托潮州市地方志辦公室補編重印《潮州志》。在市領導關心支持下,市志辦組織眾多文史專家和熱心史志人士辛勤耕耘,終于在一周年后完成補編重印工作,樣書即由市主管史志工作的領導專程敬呈饒宗頤教授。
重刊的《潮州志》是一部鴻篇巨著,全書按1949年已刊行版式編為10冊,4400頁,230多萬字,合為《古瀛志乘叢編》一大集,將于近期向海內外發行。重刊的《潮州志》補編卷首一冊編入4篇序文:民國時期曾任鐵道部長、廣東省文獻會主任葉恭綽1949年夏撰寫的《潮州志序》,廣東省原省長盧瑞華2004年8月撰寫的《重印〈潮州志〉序》,香港潮屬社團總會創會主席陳偉南2004年7月撰寫的《重印饒氏〈潮州志〉序》,饒宗頤2005年6月撰寫的《重刊〈潮州志〉序》。
原已刊行20分冊按原版式掃描重印,編為第一至第六冊。第一冊為沿革志、疆域志、大事記;第二冊為地質志、氣候志、水文志、物產志三·藥用植物、物產志四·礦物、交通志;第三冊為實業志一至四,六、七,即農業、林業、漁業、礦業、商業、金融等專志;第四冊為兵防志、戶口志、教育志;第五冊為職官志;第六冊為藝文志、叢談志。新補五個志稿編為第七、八冊,第七冊為山川志、實業志五·工業、民族志;第八冊為風俗志、戲劇音樂志。補編志末一冊,編入潮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副主任沈啟綿撰寫的《重刊〈潮州志〉后記》,黃繼澍根據檔案資料撰寫《潮州志纂修經過》,并附錄部分修志檔案資料復印件。
這部補編重印的《潮州志》填補民國時期按舊府地域新編大型志書的空白,是原潮州府地域一部承先啟后的治書信史,為當代編修地方志樹立承先啟后、創新體例、典式垂范的豐碑,為潮州歷史文獻庫增添寶貴典籍,為潮學研究提供翔實的史志資料,為潮州歷史文化名城增輝。 (林英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