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部分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黃旗入洛意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前三國,后六朝,草生宮闕何蕭蕭!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我今幸逢圣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蕭然一室如僧舍,秉燭焚香坐夜闌。卻笑酒酣氈帳暖,誰憐漏永鐵衣寒。安知天下無三杰,但愿軍中有一韓。世事關心成感慨,旋移書卷就燈看。——明·于謙【夜坐念邊事】
◆健兒馬上吹胡笳,旌旗五色如云霞。紫髯將軍掛金印,意氣平吞瓦剌家。瓦剌窮胡真犬豕,敢向邊疆撓赤子。狼貪鼠竊去復來,不解偷生求速死。將軍出塞整戎行,十萬戈矛映雪霜。左將才看收部落,前軍又報縛戎王。羽書捷奏上神州,喜動天顏寵數優。不愿千金萬戶侯,凱歌但愿早回頭。——明·于謙【出塞】
◆一夜西風到海濱,樓船東出海揚塵。坐慚黃歇三千客,死慕田橫五百人。紀歲自應書甲子,朝元誰共守庚申。悲歌撫罷龍泉劍,獨立蒼茫望北辰 ——明·余闕《自詠五首》其二
◆居庸關,何崢嶸,上天胡不呼六丁,驅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織天下平,千古萬古無戰爭。 ——明·薩都剌《過居庸關》
◆越王故國四圍山,云氣猶屯虎豹關。銅獸暗隨秋露泣,海鴉多背夕陽還。一時人物風塵外,千古英雄草莽間。日暮鷓鴣啼更急,荒臺叢竹雨斑斑。——明·薩都剌《越臺懷古》
◆長江不管興亡,漫流盡英雄淚千行。問烏衣舊宅,誰家作主,白頭老子,今日還鄉。吊古愁濃,題詩人去,寂寞高樓無鳳凰。斜陽外,正漁舟唱晚,一片鳴榔。——明·白樸《沁園春》
◆忠誠切已,敢忘報國之心;成敗在天,不負為臣之節。——明·郭登《明史紀事本末卷之三十三·景帝登極守御》
◆男兒報國,死沙場幸耳,何泣為? ——明·許進《明史·列傳第七十四》
◆天上月分明,看來感舊情。當年馳萬馬,半夜出長城。鋒鏑曾求死,囹圄敢望生。心中無限事,宵柝擊來驚。——明·袁崇煥《獄中對月》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故園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尚未收。——明·袁崇煥《邊中送別》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后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明·袁崇煥《臨刑口占》
◆縱敵不忠,棄民不仁。不忠不仁,何以為臣!為臣不職,何以為人! ——明·易紹宗《明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七》
◆生以義,死亦以義,何懼之有。 ——明·焦竑《玉堂叢語》
◆受國恩,國有難,義許身。——明·黃鋮《明史紀事本末卷之十八·壬午殉難》
◆不惜七尺軀,為天下明大義。——明·薛大見《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七》
◆賊眾我寡,然能勝之者,以我無畏彼之心耳。——明 《瞿式耜集卷一·亟修戰守疏》
◆自愿以身當賊,力守危城。不克如愿,以身殉之。——明《瞿式耜集卷一·留守需人疏》
◆拚一死以酬國恩,以報祖宗在天之靈,余何計焉?——明·瞿式耜《瞿式耜集卷三·丁亥正月初十再書寄》
◆劫運千年彈指到,綱常萬古一身留。——明 《瞿式耜集卷二·庾寅十一月初五日,聞警……其八》
◆失身千古恨,大擔在微躬。 ——明 《瞿式耜集卷二·自警》
◆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明 《快式耜集·卷二》
◆七尺不隨城共殉,羞顏何以見中湘? ——明 《瞿式耜集卷二·自艾》
◆俘囚血熱魂常在,炯炯雙眸死后看。 ——明 《瞿式耜集卷二·閏十一月初一夜放言》
◆吾為大將,不能存城,何面目見袁經略乎!——明·賀世賢《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九》
◆吾頭盡可斷,吾節不可移。 ——明·侯峒曾《侯忠節公全集》卷三
◆一日千秋。 ——明·曾亨應《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烏用徘徊不決,以頸血濺敵人手哉!——明·張家玉《明史·列傳第一百六十六》
◆白刃臨頭唯一笑。決不偷生負鬼神。——明·張同敞《瞿式耜集卷二》
◆一月悲歌待此時,成仁取義有天知。——明·張同敞《瞿式耜集卷二·別山遺稿附?自訣》
◆千秋正氣憑誰鑒?一死中原詎忍忘? ——明·張同敞《瞿式耜集卷二·庾寅十一月初五日》
◆城存與存,城亡與亡,我頭可斷,而志不可屈。 ——明·史可法《小腆紀傳·弘光紀》
◆城亡與亡,即劈尸萬段,甘之如飴,但揚城百萬生靈不可殺戳。——明·史可法《節殉揚州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公南中之節,奮厲卓偉,使異域知中國有守死不貳不臣。——明·方孝孺《遜志齋集卷七·王待制和謚議》
◆惟安不忘危,治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明·李賢《古穰集卷二·上御邊保國事》
◆閑花眼底千千種,此種人間擅最奇。國色天香人詠盡,丹心獨抱更誰知。——明·俞大猷《詠牡丹詩》
◆十年驅馳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鑾。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明·戚繼光《望闕臺》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明·戚繼光《馬上作》
◆邊愁隱隱上顛毛,肺病那堪轉側勞。惟有空庭一片月,漫移花影護征袍。——明·戚繼光【病中偶成】
◆朝暉開眾山,遙見居庸關。云出三邊外,風生萬馬間。征塵何日靜,古戍幾人閑。忽憶棄繻者,空慚旅鬢斑。 ——明·謝榛《榆河曉發》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明·陳子龍《渡易水》
◆下馬滄海頭,磨洗刀上血。翻思殺敵時,奮勇肝膽熱。丈夫身許國,此心久已決。生當樹功勛,死當立忠節。 ——明·陳汝言【從軍】(其七)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 ——明·呂坤《呻吟語》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慨當初,倚飛何重,后來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難言贖。最無幸堪恨更堪柃,風波獄。豈不念,中原蹙?豈不惜,徽欽辱?但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千古休證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明·文征明【滿江紅·題宋高宗賜岳武穆手詔石刻】
◆黃河水繞漢宮墻,河上秋風雁幾行。客子過壕追野馬,將軍韜箭射天狼。黃塵古渡迷飛輓,白月橫空冷戰場。聞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誰是郭汾陽?——明·李夢陽【秋望】
◆天長地長,云茫水茫,胡塵靜掃山河壯。——明·薛論道【黃鶯兒·塞上重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