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大師生平|著作年表|著述索引|作品選讀|大師研究|研究著述|書品推介|研究學人|相關鏈接
|
|
|
|||||||||||||||||
|
||||||||||||||||||
4月29日星期五19:50 白沙 風范大國民 譯者嚴復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戰的烽煙中,中國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這場戰爭驚醒了嚴復。嚴復和北洋名將鄧士昌曾經是福州船政學堂的同學,后來嚴復又留學英國,回國后擔任過北洋水師學堂的總教習。甲午海戰之后,嚴復選擇了用翻譯外國名著的方式開啟民智,近代中國的思想啟蒙由此發端。1896年夏天,嚴復翻譯了英國人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天演論》。這部偉大的作品終于誕生在19世紀末,天津的一條名叫大獅子的胡同里。“物競天擇,優勝劣敗”,成為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天演論》一出,國人深受震撼,以致近代中國思想為之一變。這《進化論》這種書一出來啊,影響極大,人們覺得這個世界上就是一種適者生存,這種狀況。你看胡適后來回憶起來,胡適名字,原來不叫胡適,他后來自己改的叫胡適,為什么叫胡適,就是去適者生存,這個意思。從1896年到1898年,嚴復系統地將西方的社會學、政治學、政治經濟學、哲學和自然科學介紹到中國,他翻譯的《天演論》、《原富》、《群己權界論》等著作,幾乎每一部都影響巨大,成為中國20世紀最重要啟蒙譯著。對洋務派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論調,嚴復不屑一顧。他將民主與自由聯系起來,視自由為體,民主為用,民主的重要性次于自由的重要性。這種思想成為后來五四運動中倡導科學和民主的先聲。那么在嚴復介紹西方著作之前,中國人,比如說康有為開始搞維新,他用的理論呢還是托古改制,通過中國古代圣賢,他通過自己解說,說孔子怎么說啊,這個怎么說啊,來說改革是好的。那么有了嚴復介紹西方的這套理論,那么中國人就直接開始用西方的理論來說,應該怎么改,應該怎么改,一種新的思想,新的思維,比如說他介紹了《群己權界論》,就是談到自由,嚴復很重要的一點,他談到就是說,自由為本,民主為用,他講到,沒有自由就不可能有民主,或者說,如果沒有自由,那個民主也不穩固也是假的,所以他強調了個人的自由,這一點呢,在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社會中,也是相對比較薄弱的。 除了翻譯,嚴復還創辦了著名的《國聞報》,并且擔任過北大的第一任校長。但是嚴復晚年發起籌安會,支持袁世凱復辟帝制。后來他同情張勛復辟,認為1919年五四運動中支持學生運動的蔡元培不識時務。似乎與中國近代其他思想家像康有為、林紓等一樣,嚴復晚年的思想趨于保守,但是他的愛國之情和憂患意識依然是終其一生。
|
||||||||||||||||||
來源:鳳凰衛視 | ||||||||||||||||||
|
||||||||||||||||||
[返回首頁] |
![]() |
國學網站,版權專有;引用轉載,注明出處;肆意盜用,即為侵權。
mailto:guoxue@guoxue.com
010-689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