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1月11日 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公布
- 2005年11月11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在工人體育館正式公布,五個形象分別為魚、熊貓、奧運圣火、藏羚羊、金燕的福娃,被命名為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妮妮,諧音即為“北京歡迎你”,寓意大海、森林、圣火、大地和天空和諧共處。
- ·2006年9月6日 北京殘奧會吉祥物揭曉
- 2006年9月6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吉祥物“福牛樂樂”正式揭曉。牛的良好形象蘊含著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與殘奧會運動員奮發向上的品格以及北京殘奧會 “超越、融合、共享” 的理念相契合。





- ·奧運“福娃”的審美形象與民俗文化蘊涵
- 北京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福娃”一經推出,即引起全社會乃至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福娃作為在全球化與文化多元化的歷史語境中出現的當代審美文化景觀,對中國傳統民俗中的“福”文化及“吉祥物”觀念做了深入挖掘和淋漓盡致的展現,具有濃郁的中華傳統民俗文化蘊涵和審美精神。
- ·中國福文化
- “福”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淵源深厚:中國人自古就祈福盼福、崇福尚福,對福有高度的心理認同感;“福”字是最古老的漢字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福”字是“福、祿、壽、喜、財”五個中國人最喜歡的漢字之首。福文化從廣義上講,包括貼年畫、寫春聯、放爆竹、給壓歲錢等一切與祈福納福有關的風俗活動;從狹義上講,則只包括一切與福有直接關系的文化風俗。
- ·中國年畫和年畫故事
- 年畫,就是與年俗有關的版畫,也是過年期間特有的民間藝術。年畫是中國民俗的形象反映,是節日文化風俗的典型體現。民間年畫因風俗節日而興起,它寄托了人們對風調雨順、農事豐收、家宅安泰、人馬平安和祈福迎新、驅災避邪的愿望。
- ·中國魚文化
- 從遠古狩獵、采集時代開始,魚一直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人類賦予魚以豐厚的文化內涵,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文化門類——魚文化。中國是漁業大國,更有著悠久的捕魚史,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漁業勞動中所形成的魚文化,伴隨著燦爛的傳統文化一起發展,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也為中國文化史揮就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羊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新詮釋
- 借鑒新的類分方法,中國傳統文化屬于羊文化。從字源學上考察,傳統中國人的飲食風尚、審美追求、宗教信仰、道德標準、禮儀法則都與“羊”關系密切,而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也體現了羊性化的特征。中國傳統文化的羊性特征是農耕文明的產物。
- ·風箏史話
- 風箏的歷史源遠流長,從第一只木鳶問世至今,風箏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風箏起源于春秋時代,發明者為墨翟(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0年)。據《韓非子外儲說左》記載,墨子因受天上飛鷹的啟迪,“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種木鷂,實際上就是木制風箏。




